登录
第三方登录
宜都财政实施学前教育财政保障机制改革 激发学前教育发展新动能
湖北日报客户端 2025-02-07 17:07:53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 宜都市财政局全力以赴推进学前教育财政保障机制改革,学前教育优质普惠水平实现了质的飞跃,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94.6%,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69.1%,在全国率先通过了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国家级督导评估。

坚持高位推进,制定改革实施路径。宜都市委、市政府把学前教育财政保障机制改革试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以分管副市长为组长,财政、教育、发改、编办、人社等部门分管负责人为成员的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市财政局、市教育局组建工作专班,深入开展专题调研,研究制定“12345”改革实施路径。“1”是以全面提升办园水平为根本任务,“2”是以推进财政保障机制、教联体两项改革为重要抓手,“3”是以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三个占比为指标体系,“4”是以四个学前教育教联体为实施单元,“5”是以一个方案四个细则为政策支撑。

打破经费使用壁垒,提高财政保障能力。市财政局、市教育局联合制定《宜都市学前教育财政保障机制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出台生均财政拨款、学前教育教联体建设、公办幼儿园编外聘用人员管理、学前教育教联体建设评价办法等4个配套政策。将原来的公办园“在编人员全额保障+编外人员定额保障+生均公用经费保障”模式,调整为“生均财政拨款+特定项目保障”模式,打破经费使用壁垒,提高幼儿园经费统筹能力。根据年度生均培养成本及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幼儿园收费标准等因素,对生均财政拨款标准实行动态调整,逐步提高保障水平。

完善治理体系,科学核定拨款标准。以财政保障机制改革撬动学前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以教联体为单元的学前教育治理体系,实现了教联体内人、财、物等资源整合及有序流动。市财政局、市教育局严格核定18所公办幼儿园2021-2023年三年实际办园成本,充分考虑教师待遇稳步增长、幼儿园未来发展等因素,合理确定2024年公办园生均财政拨款标准,其中:省级示范园11000元/生/年、市级示范园10500元/生/年、其他幼儿园9500元/生/年,在园幼儿人数不满120人的公办园按120人进行核定补助。

提高非编教师待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以财政保障机制改革为契机,规范非编教师管理,加强编外聘用人员审批管理、考核管理、待遇管理,适当提高聘用人员工资。2024年起,宜都市编外聘用人员工资待遇从上年度的人均4.8万元提高到人均5.3万元,增幅约10%,且以后每年按10%的速度进行增长,直至达到在编教师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两项之和的90%。通过逐步缩小编外与在编人员工资差距,激发非编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实现学前师资“留得住、管得好、用得活”。

责任编辑:党艳秋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