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十堰城区山体健康步道
湖北日报 2025-02-05 11:39:35

十堰健康步道是十堰市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打造公园城市的标杆项目。项目按照“显山露水、入山入林、自然融合”的理念,结合“山中有城、城中有山,城在林中、林在城中”的山城特色和优势,打通城市山体连廊,使山与水、城市与自然、人居与生活和谐统一,构建安全舒适、低碳环保、景城互融的步道景观。修建亲山近山、可游可憩的健康步道,把十堰城区山体资源转化为生态福利,让老百姓更好地亲近自然、享受绿色低碳发展带来的红利。

项目一期位于老城核心区和新城交汇处,全长11.1公里,其中一标段2023年10月18日开放,二标段2024年11月10日开放。目前,累计游客量达310万人次,单日最高流量近8万人,小时最高流量1.5万人。高品质、高水平建设的健康步道深受各年龄层市民喜爱,成为争相打卡的“城市新地标”。

高品质、高水平建设的健康步道深受各年龄层市民喜爱,成为争相打卡的“城市新地标”,目前已有多名百岁老人在家人的陪同下游览健康步道。 健康步道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匠心设计,遵循绿色低碳、因地制宜、有爱无碍的设计理念,坚持生态发展和民生改善有机融合,合理开发利用山体资源,最大程度保护现有山体和植被。步道选形因山就势,宜桥则桥、宜隧则隧、宜路则路,融合高架步道、小支墩步道、贴地段步道、人行隧道等四种形态,通过螺旋塔、控制坡度、高架桥化解高差,坡度控制在8%以内,全程无台阶,通过4处螺旋塔和3部“胶囊电梯”,有效化解高差,方便各类人群进出,做到无障碍、易通达、高颜值、智慧化、更安全。在选材上,充分考虑生态恢复需要,落地段使用透水材料,桥梁段路面采用透光、透水的钢网格栅;利用山体原有的毛石块、便道混凝土砌块作为景观矮墙材料,降低建设成本。在施工上,用“锚杆+挡墙+夯填裂缝+绿化”方式治理滑坡体,“骡马驮运+无人机空投”方式运送建材、苗木;坚持植物群栽片植,对沿线进行生态修复和林相季相改造,栽种乔木20411棵,总树种58种,其中乡土树种38种,主要有香樟、栾树、樱花、垂丝海棠、竹子等。坚持植物群栽片植,形成了银杏林、紫薇林、枫树林、红梅林、竹林、栾树林、楸树林、无患子林、乌桕林、苦楝林等成片树林,打造“绿廊漫回、三季有花、四时有景”生态景观,游客无论走到哪一段,都能感受到生态之美。

健康步道呈现的建设细节体现着文明理念,处处彰显了人文关怀,置身健康步道,可以最大程度地感受十堰市的文明指数。沿线配备3个停车场、12座综合服务驿站、11个公厕、2处儿童乐园、13个景观廊架,同时还配备有吧台、电动应急救援车、除颤仪、便民药箱、自动售货机、寄存箱等便民设施,可以及时解决应急突发情况。通过打造精品步道,带动城市功能品质提升。同时,在重要节点安装有92根“智慧杆”、177个600万像素高清摄像头,实现全程监控无死角,同时具备广播喊话、火情预警、一键呼叫、一键报警、无线Wi-Fi等智能化功能。健康步道将自然与人文、传承和保护串成一线,融入“山、水、车”等十堰特色文化元素,将步道打造成精神文化生活新阵地,让群众在健身休闲、见绿赏绿享绿中浸染人文底蕴、感知时代脉搏、汲取精神力量。“行走在健康步道,感觉很快乐、很幸福”“站在步道上一览十堰新面貌,感觉心旷神怡”,市民纷纷给出点赞好评。

责任编辑:沈萌萌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