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探访亿吨大港
2025年湖北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快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目前,湖北省亿吨大港数量突破4个,位列长江中上游第一位,推动湖北由水运大省向水运强省迈进。
春节期间,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深入一线,探访武汉阳逻港、黄石新港、宜昌港、黄冈港。武汉阳逻港已开通5条国际直达航线,码头24小时不打烊;黄石新港的码头工人,不时展开紧张的卸货、装货“接力赛”;宜昌白洋港区预计整个春节期间,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800标准箱;黄冈唐家渡港区临港新城综合码头,工作人员正卸载1.2万余吨货物。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彭磊 肖露 通讯员 徐燕玲
“呜——”货船的鸣笛声开启黄石新港忙碌的一天。
1月31日,农历大年初三,黄石新港码头前大型货轮往来穿梭,货物装卸不停。
11时许,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在港口作业区见到黄石新港港口股份有限公司安全部工作人员吕贤基时,他正仔细巡查作业区安全生产情况。根据工作安排,来自黄石新冶特钢的一批订单产品将在春节期间发出。
1月31日,大年初三,黄石新港码头前大型货轮往来穿梭,货物装卸一刻不停。
不远处,随着满载钢材的货车陆续驶入作业平台,码头工人立即展开一场紧张的“接力赛”。只见数层楼高的卸货机在头顶轰鸣旋转,巨大的抓斗上下飞舞,一把把将钢材装上船。
“春节期间,港口‘不打烊’。”吕贤基说。
作为港口装卸作业的基本单元,泊位的数量和配置直接影响港口的吞吐能力、船舶在港的状态及港口效率。从黄石新港放眼望去,像这样的现代化码头泊位伫立在长江之畔,一眼望不到头。
黄石新港位于湖北省黄石新港物流工业园区棋盘洲,是长江中游少有的深水良港,枯水期码头前沿最低水位也能保持6米水深。2014年,黄石市与深圳盐田港签订合作开发协议,整合长江岸线资源,建设黄石新港,拉开黄石“一城一港一主体”的新格局。自2015年开港后的十年间,黄石新港陆续完成一、二、三期建设,逐步成为湖北东向开放的“桥头堡”,迈向亿吨大港、千亿园区、港口新城。
1月31日,大年初三,黄石新港码头前大型货轮往来穿梭,货物装卸一刻不停。
吕贤基告诉记者,黄石新港常年进港货物主要为煤、矿石、粮食等原材料,出港货物多为湖北造精品板材等产品,“这些货物通过多式联运,实现了快速进出港。”
2018年,黄石多式联运地方铁路正式开通,率先在长江中游建成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水铁联运枢纽港。去年,黄石新港被纳入“长江班列”运营体系,实现“黄石—洋山”“黄石—韩国釜山”等货运航线的常态化运营,开创“江海直达+长江班列”物流新模式。
不断补充更新的卸货抓斗见证着黄石新港贸易“朋友圈”的变化。在卸货区,摆放着近20种有一人高的大抓斗,随着进出港货物品类不断丰富,黄石新港便为客户量身定制这些大型抓斗。一直以来,港区没接过木材订单。去年,得知省内一家知名板材企业从海外进口大批木材,黄石新港出资20多万元赶制抓斗,确保了这笔进出口贸易顺利完成。
2024年,黄石港口货物吞吐量突破1亿吨。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