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 陈雪 巫铭铭 李诗豪 朱继利 王前)春节将至,年味渐浓,美食作为春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承载着无数家庭的温情与回忆。在丹江口市盐池河镇,一道传统美食—手工菜豆腐,以其独特的口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了当地年夜饭上的绝对“明星”。今天就让我们跟随记者的镜头一起去看看传统手工制法的菜豆腐是怎样出炉的。
记者来到了盐池河镇长滩河村村民孙荣菊家中,来探访这道美食的制作过程。
村民孙荣菊说:“要也快过小年了,我们这里风俗习惯就是要磨豆腐,加上孩子们都回来了,磨点豆腐。”
记者陈雪说:“我们平常吃的豆腐就是纯豆子制作出来的,咱们这边还要往豆腐中加入青菜,是有什么寓意吗?”
村民孙荣菊说:“一个是多种口味吧,改变下口味,再一个是白菜代表‘发财’。”
过去,村民们的生活条件相对艰苦,白菜因其寓意“百财”而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使得这道普通的家常菜变得不再普通,成为了村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
随着石磨的缓缓转动,一颗颗黄豆被粉碎成白白的豆浆。磨好的豆浆被倒进大铁锅里,用柴火煮沸,整个院子都弥漫着豆浆的香气,孙荣菊的爱人在一旁掌控着火候。豆浆开了以后,就把火退下来,再把菜倒进去,必须要适当的火,这样的煮出来的豆腐好吃。开锅后,便是放小菜、点石膏水,点了石膏水让汤变清,让豆浆凝结成坨。
经过几个小时的忙碌,一锅鲜嫩的菜豆腐终于呈现在眼前。看着鲜嫩的菜豆腐出锅,孙大姐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鲜嫩飘香的菜豆腐,聊着家常,享受着这份难得的温馨与满足。
孙荣菊儿媳柳会说:“现在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但我们对过年的传统习俗还是很重视的。年底自己做菜豆腐吃,也是继承这个习俗,留住这个‘年味’。”
在盐池河镇,手工菜豆腐已经传承百年。它不仅仅是一道美食,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精神的寄托。这道小小的菜豆腐,承载着几代人的深情厚谊,也成为了盐池河镇人民心中永恒的年味记忆。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