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新一股冷空气来袭,江城将现“断崖式”降温
湖北日报 2025-01-21 13:55:27

湖北日报讯(记者汤炜玮、通讯员陈声超)1月21日从武汉市气象局获悉,今明两天武汉市依旧持续晴暖天气,最高气温有望升至20℃以上,不过大气污染扩散条件较差、火险等级高。23日至26日,受地面强冷空气影响,武汉市有大风降温和降水过程发生,对大家的春运出行会造成一定影响。另外,气温骤降,脆弱人群发生呼吸道和心脑血管等疾病的风险增加,建议加强健康防护和防寒保暖,取暖时注意用火用气用电安全。

昨天武汉市晴天间多云,最低气温中心城区3℃~7℃、其他大部-3℃~2℃,最高气温大部地区17℃~20℃。今天早晨多云,有轻度到中度霾,最低气温中心城区5℃~8℃、其他大部-1℃~5℃。

昨天,我们在暖阳中迎来“大寒”。“大寒”节气有哪些养生知识?

1.注意保暖护阳

人体的血液得温则易于流动,得寒就容易停滞。天气寒冷会使人体血管中的血液流动不畅,心脑血管疾病容易发作。专家提醒,对于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等疾病患者来说,要特别注意防寒保暖,衣裤既要保暖性能好,又要柔软宽松,以利于血液的流畅。

早上应适当晚起,中午或下午如果天气晴好,别忘了出门活动、晒晒太阳。也可以在室内做原地跑步等锻炼,直到全身发热,手脚温暖。行走不便者,可坐着或躺着活动四肢。每天睡前坚持用热水泡脚,泡脚时搓揉刺激足部穴位,可调补元气,壮腰强筋。

2.注意滋阴润燥

大寒期间养生的另一个重点在于滋阴。此时气候干燥,房间里长时间开着暖空调,也很干燥。环境水汽减少,人体内的阴液容易不足,很多呼吸系统有宿疾的人常常会有咳嗽痰多或痰液黏稠、咳痰不净的感觉,心血管疾病患者更易出现血液黏度的增高。

房间应经常通风,可使用空气加湿器提高空气中的湿度;睡觉如果使用电热毯取暖,不要整夜使用,温度不宜调得过高;尽可能增加饮水量,不要等口干后再喝水。

另外,时近春节,人们忙于清扫保洁、采办年货,容易疲劳、耗精伤神。要注意劳逸结合,保持心情平静,对养阴也很重要。

3.适度温补

大寒是冬藏与春生的转折点,此时饮食既应讲究温补,又要为身体适应春天的生发作准备。日常适当多食用一些温热食物,以此来抗寒气、保阳气。肉类如羊肉、牛肉等有滋补脾胃、温肾补阳的功能,鱼类中鲫鱼、黄鳝有补肝养血、温阳益脾的功效。

冬季人们常吃热量高或滋补的食物御寒保暖,容易补过了头,平时应当增加蔬菜的摄入,可以减轻高蛋白食物带来的脾胃负担,也为冬天的进补做好扫尾,向春天的清淡饮食过渡。

萝卜有“小人参”之称,生萝卜味辛性寒,熟萝卜味甘性微凉。在寒冬肉类菜肴比较丰盛的情况下,一碗白菜萝卜香菜汤可以消除体内过多的油脂。吃火锅时,多加点白菜、豆腐等凉性食物,有助于消解火锅的燥热之气。

还可以增加大枣、百合、莲子、豆类、花生、松子、水果等副食的摄入,这些食物性味平和,适当进食,也能为身体适应春天的生发做好准备。

责任编辑:杨冉冉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