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产业是基石。2024年,南漳县聚焦制造业提质增效,抓实企业、产业、产业链“三个着力点”,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近日,记者来到龙佰襄阳钛业有限公司二期项目的集中控制室,这里如同人的“神经中枢”。工作人员无需亲自到工厂,便能完成对整个生产流程的全面操作。
我们龙佰襄钛二期对生产操作系统进行了智能化改造,以前生产操作需要10人左右,现在通过智能化改造后,我们只需要6人就可以操作全部的6套生产设备,降低了工作强度约30%,同时又提高了工作效率。
龙佰襄钛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24年5月,公司投资3000万元,对二期钛白粉项目生产线进行智能化、绿色化升级改造。企业采用全封闭式生产,各种管道“飞檐走壁”地串联起一个个生产车间,总长度达70公里,可输送生产环节中的所有物料。这次的智能化改造,公司在管道中采用“闪干尾气余热回收”技术,在节能减排、绿色环保方面实现了新突破。
我们率先在全国钛白粉行业采用“闪干尾气余热回收”节能改造,每吨钛白粉产品降低天然气消耗约10立方米,以2024年11万吨钛白粉产量计,全年可节约成本约300多万元。
2024年,南漳县坚持向“新”求变、逐“质”登高,实施支柱产业提升行动,对重点产业强筋壮骨,推进华海纤维、中胜合泰、华新水泥等技改提能项目23个、总投资10.2亿元。2024年,现代化工、新型建材分别完成工业产值63.6亿元、93.4亿元,并保持两位数高速增长。
我现在来到湖北欧品位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元旦以来,公司正在加紧生产一批5000万颗LED芯片的订单,今天这批订单马上就要装车了,即将发往广东深圳。
一边在优势行业“锻长板”,一边在产业链关键环节“补短板”。2024年7月,湖北省首家县域综合型供应链公共服务平台在南漳上线,为县域主导产业发展提供货物、运力、信息、金融等贸易撮合服务。欧品位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生产集成电路、LED智慧照明设备,原材料要到浙江、广东采购,一年有1000多个标准集装箱从南漳拉到上海走海运,成本负担重。作为首批入驻平台的企业,仅半年的时间,公司就重新优化了供应商,实现了集体采购、零单整配。
每年能为我们企业节约60万元以上的物流成本,节约500万元以上的原材料采购和配件采购成本,使我们企业增加了发展的信心,2024年公司全年的产值接近3亿元,在2023年的基础上增加了将近3倍。
截至目前,襄阳(南漳)地方供应链公共服务平台运力池已上线500余家规上工业企业、物流运输企业、电子商务类企业,上线10余家金融机构,平台累计撮合交易14000余次。
在云上牧歌(襄阳)万头奶牛智慧产业园,首批1300多头小奶牛相继出生,云上牧歌的第一杯鲜奶就此诞生,成功构建了从“一棵草”到“一头牛”再到“一杯奶”的全产业链条。
我现在在云上牧歌(襄阳)万头奶牛智慧产业园,我身后是一台可以容纳80头奶牛同时挤奶的转盘式挤奶机,现在每天有1300多头奶牛在这里挤奶,一天鲜奶的产出量大概是33吨,随着小牛出生,泌乳牛数量的增加,鲜奶产量也随之攀升。
作为湖北省级重点项目,云上牧歌(襄阳)万头奶牛智慧产业园规划占地1200亩,总投资12亿元,涵盖第一、二、三产业,是我县农业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示范。项目全面建成达产后,年产生鲜乳可超过9万吨,实现销售收入4.5亿元以上,提供300余个就业岗位,直接带动3000多户劳动力增收,同时带来饲料及农作物秸秆销售收入8000万元以上,推动农业产业链总产值突破5.3亿元。
按照这种以工业的理念谋划农业,带动本地周边老百姓在种植青贮饲料,我们的奶源每天源源不断地运送到蒙牛工厂,不断地延链补链,招商这种乳制品厂在南漳、在襄阳本地落户,未来也会发展襄阳本地的乳制品品牌。
2024年,南漳县打好链式招商、以商招商、资源招商“组合拳”,严格落实“招落服统”一体化服务、周六项目日等工作机制,深入推进“项目建设年”活动,全年新开工襄宜高速(南漳段)、高鹏矿业等项目89个、总投资307.2亿元,竣工投产万头奶牛场、马牌轮毂等项目13个、总投资47.1亿元。预计全年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249.7亿元,同比增长8.2%。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南漳工业经济将持续加大项目建设、政策支持、资金扶持力度,力争全年产值突破280亿元,工业增加值增速达到9%以上。一是用好“襄阳政策通”平台,全力破除政策兑现的“中梗阻”,实现普惠政策应享尽享快享。二是以“解难题、稳增长、促发展”和“双百”等企业帮扶活动为抓手,统筹培育新动能和更新旧动能,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打造“搬不走、稳得住”的根植性主导产业,聚焦聚力培育优质主体,力争2025年技改投资增长10%以上。三是加大扩规提质力度,“一企一策”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力争2025年新进规企业40家,新增产值12亿元,全力打赢“十四五”收官战,为加快建设襄阳都市圈绿色发展示范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南漳实践而努力奋斗。(湖北日报客户端 通讯员胡振兴 杨澳)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