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2025湖北省两会|省人大代表陈红辉谈“金三角”:五个协同提升发展后劲
湖北日报 2025-01-18 10:01:52

汉襄宜“金三角”之于湖北,在地理、经济、战略上具有重要意义。

三地协同发展,不是城市资源、能力和优势的简单相加,而是致力于在各展所长、相互补位中,释放出“1+1+1>3”的集成效果,形成良性互动、功能互补、互利共赢的新局面。

“协同”是区域发展的制胜要诀。通过规划协同、产业协同、创新协同、开放协同、生态协同,推动每一个“角”找准定位、用力支撑、错位发展,汉襄宜“金三角”就一定能为湖北实现更大的整体发展提供新路径、注入新动力、作出新示范。

图说“金三角”

省人大代表,宜昌市委副书记、市长陈红辉:

“五个协同”提升发展后劲

“报告提出推进汉襄宜‘金三角’大空间协同发展,我们倍感振奋、倍添动力。从‘一主两副’多极支撑到汉襄宜‘金三角’大空间协同,标志着湖北区域发展进入了协同发展新的更高阶段。”1月17日,省人大代表,宜昌市委副书记、市长陈红辉对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说。

汉襄宜“金三角”是驱动全省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增长极。在陈红辉看来,推进“金三角”大空间协同发展,有利于充分发挥三地的比较优势、协同联动效应和辐射带动能力,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域整体提升、以协同联动提升全省整体发展效能。

2024年,宜昌经济总量突破6000亿元,4年连跨两个千亿级台阶,枢纽地位加速跃升、产业能级有效提升、民生底板持续抬升。在推进汉襄宜“金三角”大空间协同发展进程中,宜昌准备怎么干?

陈红辉表示,宜昌将聚焦“打造汉襄宜‘金三角’的重要支撑、长江大保护的重要展示窗口、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目标,瞄准高质量、一体化两大关键,加强与汉襄的规划协同、产业协同、创新协同、开放协同、生态协同,全力提升发展能级、速度、质效和后劲,努力在“金三角”协同发展上奋勇争先。

宜昌市滨江公园灯塔广场风景宜人。(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曙松 摄)

“宜昌将以东部产业新区为依托,做大做强‘宜荆荆’磷化工、‘荆襄宜十’绿色循环电池等优势产业集群,推进‘当枝松宜东’百强聚集区建设,持续夯实实体根基。”陈红辉介绍,实施新一轮省域科创中心建设三年行动,发挥三峡大学、湖北三峡实验室等科研院所作用,促进人才互通、教研结合、产教协同,打造区域科技创新高地。深化与汉襄的互动交流,推动自贸片区、综保区联动发展,合力打好外贸稳增长、内外贸一体化、开放枢纽功能提升三大攻坚战。深入实施长江高水平保护十大攻坚提升行动,合力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宜昌将迎来发展能级攀升、枢纽地位跃升、产业质效提升等机遇。”陈红辉表示,宜昌将强化支点意识、争先意识,全方位服务三峡水运新通道、引江补汉等国家重大工程建设,扎实开展争政策、争项目、争资金,促投资、促转型、促发展,努力为发展引得更多“源头活水”。合力推动呼南高铁襄宜段、沿江高铁汉宜段、沪渝高速汉宜段改扩建、武重高速荆宜段、襄宜高速等一批支撑性重大交通项目建设,尽快补齐襄宜之间高铁高速交通短板,进一步提升互联互通水平。大力发展枢纽经济,以枢纽带动贸易、贸易聚集产业、产业反哺枢纽。

“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在全国全省发展大局中谋划定位、找准标杆、提升标准,在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中奋勇争先。”陈红辉说。

宜昌新使命

汉襄宜“金三角”的重要支撑

长江大保护的重要展示窗口

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要在推动汉襄宜“金三角”协同发展上奋勇争先

要在拓宽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转化路径上奋勇争先

要在加快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上奋勇争先

要在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高水平开放上奋勇争先

要在加强文化旅游深度融合上奋勇争先

要在保障改善民生和推进共同富裕上奋勇争先

详见1月18日湖北日报5版>>

责任编辑:刘郸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