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2024年,随县乡投集团全年共完成4个项目融资,争取到2亿元专项债资金,获批额度再创新高,资产规模突破百亿元,各项职能工作全面见效。
项目建设“大步快跑”。投资9.9723亿元实施项目48个,其中在建项目13个、代建项目1个、已完工项目34个。乡村振兴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全部完工;现代农业产业园主体工程顺利完工,预计2025年5月投入使用;淮河湿地公园、农村充电桩设施建设完工并投入使用;316国道(随县段)改建项目进展迅速,预计2025年底完工;完成农村道路提档升级59公里;吴山水库治理工程进入招标程序;成功组建国有建筑资质卓鑫建筑工程公司,完成合同金额3000万元,净利润突破300万元。
产业投资“活力迸发”。着力巩固提升随州泡泡青产业投资成果,完成绿骏公司产销主体架构及运营管理机制,成功举办2024年随州泡泡青开园仪式暨电商直播大赛,开园即引发抢购热潮,产品销量持续火爆,品牌知名度大幅提升。完成4000亩林地收储流转和2000余亩油茶基地种植及水肥一体化建设。福农大棚蔬菜产业成效初显,岚韵茶业完成3个系列产品提档升级;尚市桃花鸡产业基地顺利建成投产;“神农随礼”区域品牌溢价能力和引领作用持续提升;教育系统大宗物资集中采购配送项目稳步推进。
平台共建“创新破局”。围绕随县香菇优势资源,积极与省级平台公司、行业龙头企业和镇村合作公司、合作社开展“产、供、销”一体化链式合作。高标准完成香菇高效种植示范基地一期项目,77个智慧大棚及配套设施投入使用;开展栎木资源统购统销业务1300吨;牵头组建香菇种植联合社,吸收成员合作社15家,产能规模达到2200万棒,为整合上游香菇种植资源、推动下游企业合规建设、保障加工出口可持续发展、构建香菇产业供应链体系探索了新路径。
资产运营“多点增效”。鸿盛、大岭矿区基础建设项目稳步实施,其中鸿盛矿业荣获省级绿色矿山认证,全年开采荒料15万余立方米、12万余块,综合利用加工废料83万吨、销售68万吨,综合产出效益近亿元;大岭矿业安全设施设计报告评审工作有序推进,力争2025年5月前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投入5000万元收购运营随县客运站并完成基础设施修缮工作,开通淮河至县城公交线路,基本构建起以县城为中心,连通随南、随北地区的全域公交网络。
2025年,随县乡投集团坚持以“两山”实践创新为主题,以落实“五个重大”部署为主线,专注“三农”“主战场”,专心投融资“主方向”,力争各项工作取得新突破。
创新打造“两山平台”。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成立“两山”实践创新中心,组建随县“两山”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推动随县资源规模化收储、专业化整合,进一步盘活随县生态资源、做优山水文章,加快培育农业农村领域新质生产力。积极推动农业“智慧大脑”平台建设,成立随县数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深入融合“数公基”理念,以科技赋能农业,推动随县农业数字化转型,重点整合随县香菇、粮油、畜禽、药茶、果蔬、油茶、兰草七大产业链数据,并结合随县河流、水库、林地等自然资源数据,实现涉农数据各个环节的数字化、标准化管理,促进产业链降本增效。
持续建强“项目引擎”。扩宽融资渠道,高标准谋划和快节奏推进重点水域防洪治理、吴山大型水库环境治理、吴万产业公路(项家湾至随阳店段)、农村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传统村落保护利用、万亩农田示范种植等6个重大项目。加快推进随县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配套、香菇高效种植示范基地二期、316国道尚市至随阳店段改建和随县重点水域防洪治理等续建项目,力争316国道改建项目2025年底实现全线通车,建成并运营县内首家国道公路服务站。全面建成随县农产品供销平台及冷链物流园项目。强化项目统筹、程序控制和过程监管,确保项目推动快、质量硬、反响好。
纵深推进“产业裂变”。立足资源禀赋、县情实际和发展需求,大力培育特色产业新动能。围绕“强基础、塑品牌、拓市场”的思路,做强随州泡泡青产业链,力争全年销售5000吨,带领当地农户亩平增收800元-1000元。快速启动和建成香菇高效种植示范基地二期,重点推广富硒香菇种植,拓展差异化香菇新品牌;与香菇主产乡镇开展对接,实现种植联合社全域覆盖。深入挖掘车云山茶文化底蕴,加强“信阳毛尖发源地”品牌宣传,探索茶旅融合新路径。用活用好“神农随礼”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与市国投集团加快共建草甸子街历史文化街区神农随礼旗舰店,携手江城百臻(武汉市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共同运营武汉地区旗舰店,实现“品牌塑造”和“市场建设”齐头并进。充分发挥资源优势,通过股权合作、供应链合作等方式,积极引入和培育一批特色农业“瞪羚企业”。
聚力落实“资源转化”。利用随广物流园的闲置资源,规划建设集中制棒和废弃菌棒生物处理项目,以种植联合社香菇基地为来源渠道,以蔬菜基地、油茶基地为终端承接载体,探索打造绿色循环经济闭环。加快推进林业碳汇“资源-资产-资本”路径转换和价值实现,以随县可开发面积6万亩为基础,将随县打造成全省林业碳汇试点示范标杆,确保在春节前完成挂网,争取2025年年内实现碳排放交易登记。认真谋划推动随县大水面生态环境治理,实现水面生态资源“大培育”“大转化”。
(湖北日报客户端 通讯员 章科)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