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大冶市文化和旅游局:文旅深度融合 奔赴诗与远方(一)
湖北日报客户端 2025-01-14 17:06:39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宋露露)以文塑旅,以旅彰文。

推动文化和旅游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融合发展,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文旅事业发展的新方向。

不仅要风景美,更要有品质、有文化;不仅要有“远方”,更要诗意满满。旅游因为文化赋能而丰富了内涵、提升了品位,文化因为旅游带动而更有魅力、增添活力。

作为后起之秀,大冶的文旅事业发展起步晚,但这并不影响千年铜都的魅力与韵味。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文旅系统主动担当作为,各项工作呈现出“稳中有进、进中提质”的良好态势,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的积极成效。

市民在粉黛丛中打卡拍照

“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湖北省旅游强市”、“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第二批“荆楚文旅名县”、入选全国首批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名单、“中国最美乡村旅游名县”……在坚持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进程中,八方来客纷至沓来,而大冶故事也在持续讲述着这座千年古城的山川与文脉。

精妙创排 “热起来”的文艺惠及百姓

在楚剧唱词里品位清廉文化,在悠扬歌声中回望红色记忆,在小品演绎里看到邻里和谐,在一场场“村晚”、一个个舞台上,欣赏“冶”派文化的魅力和风采……三十年来,大冶文旅在深掘文明根基的同时,广造舞台、勤搭平台,让大冶文化屡屡“出圈”、热度不减,惠及更多的百姓。

依托场、馆、文化礼堂、文化公园建设,大冶持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目前,我市三级(市、乡镇、村)公共文化设施基本齐全,完成以市图书馆、市群众文化馆为总馆,14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馆)为分馆的总分馆制建设,14个综合文化站(馆)基础配套设施完善,378个行政村(社区)全部覆盖综合文化服务中心,2614个村湾农村原祠堂全部转化为文化活动阵地。此外,投入9.5亿元建设大冶湖文化公园,打造城市文化新地标。坚持“二馆一站”免费开放,每年服务、接待群众超100万人次,更好满足群众多样化文化需求。

“知音湖北·四季村晚”2024年全国夏季“村晚”(大冶沼山)示范展示活动

舞台建好唱大戏。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市年均开展各级各类文化活动达500余场次,并逐年增加,市艺术剧院开展送戏下乡、戏曲进校园100余场(次)。成功举办“知音湖北·四季村晚”2024年全国夏季“村晚”(大冶沼山)示范展示活动、省“村晚”“村游”示范展示活动、“欢乐度元宵·奋进新征程”烟花秀等国家、省、市级大型文化活动,打造“铜都欢乐大舞台”“青铜音乐节”“湛月欢歌·百姓大舞台”等特色文化品牌,给群众带来丰富文化供给。

在此过程中,大冶还深挖城市文化内涵,一大批精品文艺作品涌现出来,讲述着精彩的大冶故事。其中,创编的大型现代楚剧《我的美丽村庄》获楚天文华奖提名,《喊一声红三军》获省艺术节音乐类“最受群众喜爱节目”,清廉主题楚剧小戏《四字铜镜》入选省“百县百彩”文艺宣讲名单和第五届湖北艺术节小戏小品展演参演作品,精品楚剧小戏《缔造之花》入选省文旅高质量发展创新案例,文艺创作持续繁荣发展。

精密组织 “动起来”的体育点燃城市

文化和体育的交融,共同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中华传统体育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传统文化表达的重要载体。在点燃城市激情的同时,也为活力新城注入新的发展元素。

随着体育与旅游融合趋势不断加强,我市结合生态、文化、旅游优势,不断探索文体旅产业融合发展。

数据显示,我市现有体育场地4932个,面积206.7116万㎡,人均公共体育设施场地面积2.69㎡,“15分钟健身圈”不断完善,市民感受体育文化有了实实在在的场地。

而在各类大型体育赛事的加持下,近年来,大冶逐步形成文化体育品牌,成为对外新的城市名片。

“村BA”现场

先后举办2022年“奔跑吧·少年”儿童青少年主题健身活动全国主会场活动(湖北)、第五届省“福寿康宁”老年人体育健身系列赛事(活动)——钓鱼交流活动、省和美乡村篮球大赛(村BA)、2024省“体育过大年”大冶分会场、省桨板赛、半程马拉松、环中国自驾游集结赛——长江经济带巡礼(黄石站·大冶段)等各级各类体育赛事,年举办篮球赛、羽毛球赛、乒乓球赛等全民健身活动近百场,打造“村BA”、半程马拉松、老年人运动会等特色赛事品牌,吸引群众广泛参与。

2024大冶半程马拉松

精准布局 “强起来”的产业活力迸发

在创新发展和改革升级的推动下,我市大力发展文旅产业新质生产力,成为拉动区域经济发展、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要动力。

近年来,我市持续加大产业支持力度,先后出台《大冶市支持古建产业发展行动方案》和《大冶市扶持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发展奖励办法(试行)》等政策文件。2024年市委、市政府将文旅专项扶持资金由1000万元增加至2000万元,为文化产业企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持续加大产业培育,截至目前,全市文化企业法人单位1600余家,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企业53家,2024年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5.55亿元,同比增长8.2%,增速增量均位居黄石第一。

持续加大文化产业企业、项目管理力度,严格落实考评制度,对文旅产业链成员单位实行清单化、责任化、工程化全链式管理。三年来,累计接待客商150余次,外出招商600余人次,对上争取资金6448万元,项目10个、政策34条,不断提升产业管理水平。

觉辰工艺木雕作品

此外,在广泛宣传和大力推动下,刘小红刺绣、觉辰工艺、铜都雕塑等文化企业纷纷走出大冶、走向全国乃至世界,在有效提高城市知名度的同时,也为我市文旅产业发展引来广泛关注。

责任编辑:陈雪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