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张水明)“校长不是官,是为广大师生服务的。对农村学生来说,多学一些本领就会改变他们日后的成长轨迹。让孩子们尽量多地学到知识以及做人的道理,是学校老师的责任。”从教至今,李利军在乡村教育的道路上走过了30个年头。用心工作、用爱育人,是他不变的追求。
——题记
如果把教育仅当作一种职业,那么它只是养家糊口的手段;如果把教育当作一种信仰,那么它将成为人们为之奋斗的事业。李利军1994年师范学校毕业后被安排到汉川市垌冢镇五一中心小学任教,后来参加江汉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函授本科学习并毕业,2003年1月至2005年1月任垌冢小学校长,2005年1月至2016年9月任垌冢中学教学副校长,2016年10月起任分水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至今,中学一级教师,中共党员。他曾获得全国初中数学联合竞赛辅导教师优胜奖,获得汉川市许世辉教育基金骨干教师奖、优秀园丁奖,多次被上级评为“优秀校长”,并有多篇教学论文获奖。
“别人想办法往城里调,他却乐意往乡村跑。”生于农村、长于农村、走出农村继而回到家乡、扎根乡村,如今担任分水中学校长的李利军,在乡村教育这片沃土上,享受着教书育人的快乐,不断创新、拥抱未来,被当地教师和乡亲亲切地称呼为“魅力校长”。
潜心服务用爱呵护每一个孩子
“他教过的学生‘回头率’高,源于他对学生的爱。”这个“回头率”是指学生升学后离开母校或毕业就业、参军入职后回来拜望老师的次数。去年6月的一天,李利军原来班级的学生刘子俊,带着10多名学生特地来看望老师,向老师诉说起在分水中学的温馨往事。
2019年元月的一个晚上,八年级学生刘子俊因为在家里和奶奶怄气,离家出走,好几天不见踪影。李利军得知后,立即带着班主任,访遍了刘子俊家所有亲朋好友,最后得知他去了汉川城区,李利军立即赶到其身边做思想工作。把他领回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凌晨3点钟。当时下起了鹅毛大雪,他把自己的衣服脱下来让刘子俊穿上,深夜走在村湾的路上,一场大雪几乎把李利军冻成雪人,李利军的手冻僵了。
此后,李利军多次找到刘子俊,同他进行交流。遇到挫折或烦心事,第一时间给予他心灵上安慰和开导,并抽出时间对他进行学习辅导。
“当时,我的父母亲在外省打工,我却能享受来自校长慈父般的关怀。”如今已在深圳当上技术工人的他,回忆起在分水中学的情景,无比激动。
分水中学目前有109名留守学生,学校一直对留守学生采取“一对一”帮扶,结合“孝雅教育”,培养学生善良之心和高尚之心,坚持每半个月开展完成一篇感恩作业、做一件孝敬亲人的事等“五个一”活动,并结合“星光璀璨”评价,重点对他们实行一日一反馈、一周一总结、一月一评比,留守学生日常行为日趋规范。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前来看望老师的原八年级6班、四屋村留守学生周天说,老师将满腔的爱献给学生,让青春绽放绚丽之花,培育了一批又一批乐学善思、懂得感恩的好学生。
百炼成钢众人划桨开大船
“课大于天!”这是李利军严于律己和要求教师的口头禅。他当校长不当“甩手掌柜”,而是站在讲台上为初三毕业班上数学课,为学校教学质量“拉头纤”。
“他工作的细微之至和甘为人梯的精神让人佩服。”分水中学青年教师黄利红介绍,他于2019年9月第一次教九年级数学,校长李利军手把手地教他如何上好数学课,除采取集体备课方式进行辅导、一起研究课件外,还进行点对点交流、点评、指导,反复听“推门课”,从内容到语言雕琢都不放过,一招一式,一言一行地教。黄利红很快成长起来,现在已成为片区和学校的骨干教师。
教师是乡村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种子”,有好的教师才能教出好的学生,李利军关心教师,乐意为教师排忧解难。2020年3月,学校陈老师身患重病住院,除组织捐款外,他多次前往医院探望,问寒问暖,还安排学校行政人员、教师去探望,陈老师及其家人深受感动。多年来,就是教师家属生病住院,李利军也会一一去探望慰问。“李校长主持学校工作,像班长;一直关心教师生活,像兄长。”他赢得了学校教师交口称赞。
在重塑分水中学的过程中,李利军围绕能力提升,和全校师生向“新”行,稳步推进“双新”综合改革,实现“教学评”一体化,促进学科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落地生根。去年12月28日,汉川市教育局在分水中学开展西北片区“双新”活动推进会,与会人员观摩了分水中学语文组等集体备课的精彩,充分体现了“双新”课改之后学校课程整合成果。大课间操分水中学学生先后进行了经典诵读、广播体操“舞动青春”、集体舞“你笑起来真好看”等12个项目展示,彰显了中学生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
肩扛责任与师生同心同行
2020年春节前夕,新冠病毒蔓延,被滞留在垌冢的李利军,一马当先主动转战垌冢镇五一村防控点。为了从快切断天汉交界人员流动,他第一时间带领工作人员搬材料、装支架、钉木板、拉铁网,随后在卡点值守,耐心同过往人员沟通。每天冒着随时可能被感染的危险,坚持给辖区129户606人进行体温测量,从没落下一天。他坚持走街宣讲防控知识,深入居民家中及时进行心理疏导,时常声音沙哑。
当听到可以发放学生课本时,他第一时间赶到学校,与大家一道将教材分类打包,一一送书入户。从分水镇区大街小巷到每一个村组,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一连5天马不停蹄,有时饭都难得吃上一口。全校889名学生,除11名学生确需邮寄教材外,没有落下一人。
李利军每天早晨6点半就在校门口迎接学生和家长,每天晚上9点以后才结束一天的工作。30年如一日,始终以老黄牛的干劲、勤劳和执着,用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无私奉献的爱扎根农村,耕耘乡村教育。
“他不计较个人名利得失,把自己全部的精力和时间都用在学生身上、用在教育教学上。我总能被他扎根乡村教学一线、永不放弃的精神感动。”分水中学办公室主任周志刚说。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