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高校毕业生是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重点群体,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人才资源。
一年来,为帮助高校毕业生更好走上社会、融入职场,以择业新观念打开就业新天地,省人才事业发展中心组建“荆楚就业讲师团”,创新开展“荆楚就业大讲堂”等就业指导活动,并在各个招聘会现场提供“简历诊断”“面试指导”“职业规划”“政策咨询”等一站式就业服务。
(图片:“荆楚就业大讲堂”走进华中师范大学、武汉轻工大学)
为吸引更多高校毕业生留鄂来鄂就业,省人才事业发展中心以“才聚荆楚”工程为统领,务实开展“春回校园”“百县进百校”“国企优聘”“秋意校园”“百日千万”“民企直通车”等分类分级专项招聘活动,全方位为高校毕业生就业牵线搭桥。全年共举办各类线上线下高校毕业生招聘会1094场,组织招聘企业3.7万家次,提供就业岗位约105.3万个次,达成意向约14.8万人次。与此同时,全省共募集就业见习岗位5.2万余个,参加见习人数约1.6万人,发放就业见习补贴1121万元。
(图片:“春回校园”“百县进百校”“国企优聘”“秋意校园”)
创业是就业之源。省人才事业发展中心坚持以创业带动就业,创新开展“创立方”大学生创业服务活动,强化创业服务支持,助力大学生创业能力提升。全年共组织25场大学生创业路演,邀请创业导师辅导创业项目,组织投资人与项目融资对接;组织2场创业大讲堂,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激发创业激情;组织4场创业服务基层行,为基层创业者提供创业辅导和融资对接服务;组织创业大学生赴浙江、大同、重庆开展创业训练营活动,深入知名企业、工业园区、创新示范基地研学交流。组织全省五个赛道评审选拔,积极参加第六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获得3个二等奖。
(图片:创立方路演、创业训练营、“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
为服务专家创新创业成果转化,省人才事业发展中心聚焦我省先进制造业发展,与襄阳市联合举办第七届“智慧之光”活动,促成15个成果转化项目签约(金额9174万元),10个揭榜领题项目签约,5家引才企业与博士签约,签约项目涵盖芯片研发、AI大数据运算、节能环保等前沿科技。此外,坚持每周六举办“千百咖啡”专家交流活动,一对一联系重点专家,帮助解决永居申请、社保补缴等问题,并加强“楚才卡”服务窗口建设,受到一致好评。
(图片:智慧之光、千百咖啡)
技能人才是推动科技创新成果向生产实践转化的重要人才。省人才事业发展中心调查发布2024年湖北省技能人才需求职业(工种)目录,为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在专业、课程设置方面,以及企业引进优秀技能人才方面提供参考;开展两期全省技工院校中心教研组研讨活动,搭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平台;创新开展“百技赶集”活动,推进新业态新职业新技能的市场供需对接;扎实推进学生资助工作,全年资助技校贫困学生超过21万人次。
(图片:百技赶集、技工院校研讨)
引导全省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改革促发展。务实开展“长江人才说”活动,建立海外高层次人才服务专委会、硕博人才服务专委会等多个就业创业服务专业委员会,组建服务联盟,助力全省就业工作。创新开展2024年“才商会”——湖北省人力资源服务供应链及校企合作优秀案例分享活动,引领行业发展方向。组织省内100名公共人才服务机构和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负责同志赴南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40名省内民营企业代表赴厦门大学开展能力提升活动。通过举办“民企下午茶”活动,引导民营企业建立更完善的用人体系和培养机制。加强行业协会与商会、民企和重点产业之间的服务链建设,培训业务骨干,打造交流合作平台。
(图片:才商会、长江人才说、民企下午茶)
在流动人员档案管理方面,省人才事业发展中心全面推进档案“网上办”,积极推动档案业务“跨市通办”,全年开展网上办、掌上查、线上答等“不见面”服务5.2万余次。与此同时,针对具体事项“打包办”,推进落实“企业员工解除(终止)劳动合同”和“大学生就业落户安居”两个“高效办成一件事”新增事项,极大压缩主题事项经办环节和办结时限。
(湖北省人才事业发展中心供稿)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