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为情怀插上梦想的翅膀
文|贺琼
沿着318公路向东,过了夏铺河桥,拐上左边的乡村公路,一路蜿蜒而行,你会看见一片片绿色起伏的山丘,和山丘下闪着银光的水田,嫩绿的秧苗在水田里昂扬出一片初夏的生机。
汽车在天然的绿色画卷中行驶,最终来到了此行的目的地:神鹰山庄。只听这名字,大约就可猜到建造者的勃勃雄心:在但店镇这个稍显偏远的王家山村,造一个筑建梦想的山庄,想让她能如同神鹰一样插上翅膀,翱翔在更为广阔的苍穹!
这一天,在市文联的组织和带领下,我们一行20多人,走进团风县但店镇王家山村,开展“文艺润乡村”暨市作协神鹰山庄文学创作基地揭牌采风活动。
在通往王家山村的乡村公路上,有一扇伫立着神鹰雕像的门,沿着“神鹰”的指引往里走,王家山村的党支部书记兼神鹰山庄的董事长王子文先生早已在老屋前恭候多时,为一行人沏上了山里的野茶。他黝黑的脸上,带着村人的质朴,更洋溢着有朋自远方来的喜悦,忙不迭地指引着大家四下游览。
本是艳阳高照的初夏天气,因了树林的茂密,处处有阴凉,倒也不觉得热。山庄有老屋,改造成了白云书院,门口上书:木铎已开黄楚地,斯文常在白云乡。书院一侧,还有土砖的瓦屋,褪色的木门上挂着一把老锁,似乎在诉说着一个关于乡愁的故事。
书院的正对面,有一口水塘,沿着水塘边上,主人种上了各种果树,当下正是桃李初熟的季节,桃子微露着红腮,李子刚刚由绿转黄,石榴花开得火红一片,还有猕猴桃,攀爬在架子上,结了一溜毛绒绒的小果子。
有人摘了两枚李子递给我,一尝味道,酸甜鲜嫩,满口生津。池塘边有一座亭子,名曰:思乡亭。凭栏远眺,清风徐来,空气中便弥漫着一股花草的香气,远近农舍田园,无不尽收眼底。
同行中有人介绍道,说山庄主人王子文先生是一个有情怀、有梦想的人,曾经在外努力打拼多年,一朝回到家乡,为改变家乡贫困落后的现状,不惜投资千万余元,着手修路、整治环境、策划改造村庄,经过他几年来的坚持不懈,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偏僻小村庄,方得以脱胎换骨,变成今天这一副美丽乡村的模样,也带领着村民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听到此,心底不免由衷地生出一股敬佩来。
作家们在思乡亭合影(摄影 王智宏)
依着村子的地势,山庄主人修建了一条竹制的文化廊亭,长廊的尽头是几间吊脚楼,可以给游人提供住宿。沿着长廊漫步,在翠微亭驻足,身边是一片翠绿的竹林。微风吹过,竹叶沙沙摇曳,仿佛也在为这一片山村的变化和崛起在曼舞和歌唱。
村口的文化大戏场,便是举办“文艺润乡村”的活动现场。山庄主人王子文先生拿着厚厚一叠自己手写的稿子,激动而庄重地向大家介绍起王家山村的前世与今生,诉说着自己的情怀和梦想。
我们这才知道,原来这里也曾有过古私塾,培养出了不少秀才文人,这里也曾是革命家张体学等人打过游击战的地方,至今仍流传着他们的红色故事。这里曾因地域偏远,交通不便而贫穷落后,但绿水青山终将会成为村民们脱贫致富的资源和宝贝。是呵,只要还有梦想,只要足够勤劳,哪有过不去的坎坷,哪有种不出的希望!
“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这本是南怀瑾先生赏析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的一句话,现在被山庄的主人挂在了书斋的门上。我想,这便是主人的情怀吧,历经人世繁华,辗转半生还乡,这是饮水思源,叶落归根的情怀,是不忘乡里,回馈故土的情怀。有志于此,何愁神鹰不能翱翔得更高更远呢,有朝一日,大鹏总会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当行程结束,山庄主人挥别我们的车辆时,我看到王子文先生脸上的笑容,在市作协授予的“文学创作基地”这一块闪闪发亮的牌子下面,像一朵太阳下的葵花,灿烂无比。
【作者简介】贺琼,黄冈市作协会员。喜欢用文字记录生活点滴,抒写人生感悟,作品散见于《健康报》《湖北卫生计生》《东坡赤壁诗词》《问鼎》《黄冈日报》《鄂东晚报》等。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