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2025年宜昌经济发展前瞻②如何增动能?
湖北日报 2024-12-30 16:29:52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李仁玺

       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引擎。 

       12月27日举行的宜昌市委经济工作会提出,2025年要坚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实现更多从“0”到“1”、从“1”到“N”的突破,抢占发展制高点。同时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推动新旧动能平稳接续转换,千方百计增动能。

       如何才能实现增动能?


做强科技创新主动力

       在刚刚揭晓的2024年度103个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指数及排名中,宜昌位居第56位,较上年前进7位;宜昌同时名列中国城市创新能力百强榜第57位。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宜昌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已提高到2.99%,全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700家,2024年又新增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家。

       2025年,宜昌将开展新一轮区域科创中心建设三年行动,在已上链企业5163家的基础上,推动宜昌科创供应链平台扩面提质,推动创新、产业、资金、人才“四链”融合。建强三峡实验室、农业微生物资源发掘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等重点创新平台,加快湖北(三峡)科创学院、小试中试基地、技术转移机构建设,推动科创成果走出“实验室”、融入“生产线”。

       宜昌还将健全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壮大耐心资本、长期资本,更大力度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创业投资,梯度培育创新型企业。

       2025年,宜昌将进一步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工程,力争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000家。


聚焦新型工业化主战场

       统计数据表明,今年1至11月,宜昌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6个百分点,领跑“一主两副”。

       宜昌市经信局局长朱汉洪表示,2025年,宜昌将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做强做优主导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推进“12520”现代产业集群全面升级,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构建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他说,宜昌将进一步培育壮大现代化工新材料、生命健康、新能源及高端装备、大数据及算力经济四个千亿级的支柱产业。加快现代化工新材料产业向高端化发展,加快生命健康产业向集群化发展,加快新能源及高端装备产业向特色化发展,加快大数据及算力经济全产业链培育。力争现代化工新材料、生命健康、新能源及高端装备、大数据及算力经济产值分别突破1600亿元、1100亿元、900亿元、1000亿元。

       2025年,宜昌将用好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实施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应用示范行动,力争技改投资增长10%以上,争创国家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加快推进万华化学、多氟多氟硅材料、宁磷新材料、海格斯锂电等项目建设。全力推进高新区生物产业园提档升级、猇亭合成生物产业园建设,确保安琪白洋生物科技园等项目建成投产。引入有竞争力的新能源车型,力争宜昌广汽年产量达到13万辆。开工建设华晟光伏、秭归罗家抽蓄等项目,确保宜化化机、宜昌船柴铸造中心等项目建成投产。

     “不能把手里吃饭的家伙先扔了,结果新的吃饭家伙还没拿到手”,宜昌提出,要做好新旧动能之间的衔接和切换,既要推动传统产业“稳得住”,又要推动新兴产业“接得好”。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毫不动摇打造世界级磷化工产业集群,加快实现产业焕新。

       2025年,宜昌还将突破性发展数字经济、绿色智能船舶等新兴产业,前瞻布局合成生物、新型储能、黑磷新材料等未来产业,推动新质生产力“破土萌芽”。


锚定实数融合主路径

       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这方面,宜昌有基础,更有优势和潜力。

       2024年,宜昌率先在全省完成数公基一体化基础平台和全域扩面建设,以中科曙光、燧原科技为龙头的大数据和算力等一批产业集群项目加快推进。全市算力突破2000P,在建超10000P,规模居全省第一。

       宜昌市提出,2025年,要深化数公基应用体系化标准化建设,加快全领域开源应用,实施信息基础设施三年行动,加快建设数化宜昌。开工建设点军算力枢纽中心项目,加快建设骋风而来超大规模人工智能算力中心、点军北斗数字产业园、宜昌数字经济产业科创中心、中科鑫辉IT服务器产线等项目。推动三峡星未来智算中心、中科睿芯高通量算力等项目投产达效,加快打造“算力之都”。同时,扎实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国家试点。

       获评全国“县域数字经济发展创新区”的点军区,2024年已建成算力规模达到605P,该区提出,2025年要聚焦算力、算法、数据协同发展,系统构建“算力+北斗应用、低空经济、数字影像、平台经济、智能制造”等产业生态,大力拓展行业应用,加快建成全国低空经济示范区和全省北斗规模化应用示范区。

责任编辑:韩永昶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