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散文世界|胡娅:孩子终将与我们渐行渐远(外一篇)
湖北日报客户端 2024-12-30 15:58:34

孩子终将与我们渐行渐远(外一篇)

胡娅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白露后的九月有些凉,薄风有雾,斜雨飘洒。这个九月还有些特别,儿子第一次离开家住校读书。

昨天做饭,陈先生说,我们俩吃饭一个菜就够了。儿子不在家的餐桌,简单而无味。

晚饭后,我准备喊陈先生去小区散散步。客厅卧室均不见人,就想到了他一定在儿子卧室。只见他坐在儿子书桌前,把儿子写过的笔拿出来划了几下,又翻了几页儿子的读本,再起身看看窗户是否关严实了,还抖了抖床单被套。荷马的奥德赛里有句话:没有比漫无目的地徘徊更令人无法忍受的了。月黯星稀,寒窗孤影,我转身流下了泪,感慨颇多。

微信朋友圈里,一个朋友这样写:现在明白别人嫁女儿的心情。送儿子上大学,把儿子安顿好,看着孩子的背影心情真是无法用语言形容。

上周送儿子去军训,望着他跑步远行健硕有力的背影,我的心生生的被揪着疼,站在军训基地久久不舍走远。

看着孩子慢慢长大渐行渐远的背影而落寞神伤的父母,还有很多很多,我想。

我又想到了龙应台的《目送》: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从前读这段文字,只觉得语言很美,不懂其中的隐忍与不舍。年岁渐长终于明白,只要有背影,就有离别。并且背影背后,一定还有几双流泪的眼睛,充满期望和极度不舍。

暑假开始,我就到处咨询打听住校生的所需品,事必躬亲并列好清单。在他开学的头一个周末,我对着清单一个一个去采购。只求妥妥当当万事俱备,比宿舍其他同学都配备齐全。让孩子们缺什么都可以从儿子这里借到,从而让儿子更快接触到新朋友,融入新环境,热爱集体生活。陈先生说,不必要这样细致,家里距离学校车程也就半个多小时,送过去也很方便。我似乎没有听进去,自顾自把东西翻出来、放进去,重复几遍就怕有遗漏。

第二天就要送儿子入校了,我叮嘱儿子早些睡,但自己却怎么也睡不着,翻江倒海、络绎不绝的回忆涌出来。

想起儿子三岁上幼儿园的情景。我们把他交到老师手中,他突然啕大哭,要我进去陪他,否则就要跟我回家。我泪眼模糊,坚决转身,把背影留给了哭声一浪高过一浪的儿子。

想起儿子九岁参加新东方一个竞赛。看着他胖乎乎的身子,怯生生往评委走过去的背影。我的心怦怦直跳,多希望他可以晋级,给他一个勇敢的鼓励。

想起儿子十二岁做了一个小手术。他慢吞吞往手术室走,一步一回头说:妈妈我怕。我笑着说:没问题,笑笑是最勇敢的男子汉。当他的背影被手术室的门阻挡后,我的泪珠滚落,真希望进手术室的是我。

我又想到了自己读财校的时候,父亲把我从小镇送到市里来读书。那年我十五岁,第一次离家出远门。我的行李是父亲挑到学校来的,左担子是我的2床棉絮和脸盆水桶,右担子是我的一口木质箱子(没有现在的拉杆箱方便),蚊帐竹竿和两瓶咸菜。我看着父亲微驼的背吃力挑着担子,一双破旧的解放鞋还没有穿袜子,我眼眶有点湿润。一路上我们只说了一句话,其余时间都是沉默。我说:爸爸,这个学校好破。父亲说:破窑出好瓦。

看着我整理好寝室床铺,父亲就准备回家了。他叮嘱我,要跟同学处好关系,乐于助人,出去买东西要结伴成群。一个人在外面读书,要照顾好自己,实在有困难,去找一个远方亲戚。临走的时候,他又多塞给我50元钱,让我吃好一点,好好读书。交完我的学费,他的口袋里面除了给我的50元,应该所剩无几。父亲转身离开的背影很坚决,留下我泪眼婆娑。直到今天,我才读懂父亲的坚决转身。其实他只是想让我成长,其实他也是眼含泪光和不安。

清晨,我们准备送儿子去学校,陈先生嘱咐我一定不要表现得太不舍,这样儿子更不好适应新环境。

车上,我们都在沉默。儿子闭着眼睛在听歌,先生在专注开着车,我看着小雨拍打着车窗,想象着对儿子的学校生活寄予美好的希望。

很顺利半个多小时就到学校了,送孩子的家长很多,校门口比较拥堵,不好停车。儿子说:爸爸妈妈,你们回去吧,我不要你们进我们的宿舍,我已经长大了,自己会弄好的。

看着儿子推着行李箱,阔步往校园走去,他没有依依不舍回头。放眼望去,学校整洁干净,儿子的背影帅气高大。黑色的T恤、黑色的运动裤、白色的运动鞋,在淅淅沥沥的小雨中,精神抖擞渐行渐远。似乎是在铿锵告诉我们:我的未来我做主,你们不必追。

雨雾深处,儿子的背影越来越远。白色的运动鞋踩着水,水珠再蹦向他的身后,有种劈荆斩棘的勇猛。我在车里抹着眼泪,陈先生叹了一口气,点燃了一支烟。

雨一直下,晶莹剔透的滴落在车窗上,我才记起收回我的右手,说再见儿子也看不到,车里的气氛跟这雨天一样,凝重而深沉。

我也要明白,是时候我们该放手了。

愿时间的"诗和远方"会有你的故事。

愿岁月的长河会后浪前浪永不停息。

孩子终将与我们渐行渐远,不必追。

 

 

大伯

 

大伯一生未婚无儿无女。自我记事起,就告诉自己要努力活得更好,才有能力照顾大伯。村里人常笑话他木纳,厉害一点的人还会欺负他。但只要被我看见,就会狠狠们的眼,我要保护他。

大伯是个勤劳的人,农忙在家种地插秧,农闲在市区建筑队做小工。我常常会想,生命应该是一场壮丽的旅行,途中我们会经历不同风景。那些定格在内心深处的帧帧画面,一定曾给过你刻骨铭心的感动。

农忙的时候,大人们一般都是披星戴月出去干活。记忆中,大伯永远是凌晨出家门最早的,夜晚回来最晚的。中午日头最烈的时候,叔叔婶婶会睡个午觉再出去。但大伯不会投机取巧,也不怕太阳晒,一个人在田里插着秧。实在渴得厉害,就回家直接从水缸舀一瓢冷水豪迈下肚。我有点心疼他,晌午的时候,会送一陶瓷缸米泡给他吃,放很多红糖。看着那一望无际的秧田,我就有点着急,这什么时候才能插完秧,才是个头呀!因为怕水蛇和蚂,我也不敢提出帮他插秧。“早点回去做作业”,他也从来不强求我干农活。时至今日,我不会浪费一粒粮食,就是忘不了大伯在水田里一步一拽艰难行走的背影,粒粒皆辛苦。

大伯一刻闲不下来,粗茶淡饭颠簸艰辛的日子,我不知道他哪来的那么多的力气。忙完农活他就外出务工,用铁锹撬着一床棉絮,去建筑队打零工。村里人会笑话他,你赚那多钱给谁用呢?“我娅我浩读大学哪不要钱撒!”大伯确实不花钱,衣衫褴褛,省吃俭用.就连去市区建筑队的车费他都舍不得花,凌晨三点出发走路前往。他也很会打他的“算盘”,省下的两趟五元车票。他会给我们买一大包散称饼干以及半蛇皮袋微微磕伤的苹果和梨。他还很得意说,有些苹果一点也没烂,就是有点虫眼,别人打包一起卖给我的。脑海中那个画面挥之不去,我们用手指抠掉苹果溃烂的部分再洗净,就拿出去跟小伙伴一人一口满足吃掉。多次忆起,心底依然有泪但那不是悲伤。

八岁那年夏天,我出了一次意外。农村的孩子对于走门串巷的麦芽糖的敲打声一定情有独钟。用牙膏皮或废旧的塑料、烂铁器就可以换取麦芽糖。平时我就会攒集这些废品,以备商贩来我们村的时候,我可以换取更多的麦芽糖吃。那次在有一户人家的门外院墙下面,我看见有不少的牙膏皮和废塑料拖鞋,特别想捡回来,但岸有接近2米高。思索了一会,弟弟说:麦芽糖就是好吃,我毫不犹豫跳下去了。不偏不倚,我右脚正好踩住一个白酒瓶底座。它凹凸不平的尖齿全插进我的脚板,鲜血哗哗地往外涌。大伯第一个赶过来,背着我往隔壁村卫生所飞奔。风在我的耳边呼啸,大伯的那双赤脚在沙地里蹬蹬留下密密麻麻的坑。我伏在他背上非常冷静思考,如果这次没死。以后一定好好读书赚钱,给大伯买很多鞋子,不让他再打赤脚。再后来,每次碰到麦芽糖来村里叫卖,大伯就会花钱买给我们吃,即使他的每一分钱都那么珍贵。

我想起在乡村读小学的那几年。但凡我带了雨具上学,那一天必将是艳阳高照晴空万里;如果忘记带雨具,必定会遭遇一场大雨阻挡放学回家的路。那是一个懵懂的年纪,我特别害怕遇到暴雨,大伯送雨具去学校。虽然他只是静静把斗笠靠在教室外面,我的脸却红透了,感觉全班同学都在笑话我:好丑的斗笠啊,连把雨伞也没有。我只有等同学们花花绿绿的雨伞全部消失无影无踪的时候,我再一个人赤着脚戴着斗笠委屈回家。我很想告诉大伯,你下次别再往学校给我送斗笠,要送就送香菊那样的花雨伞粉胶鞋。但每次看到,大伯把竹子砍回家,削竹篾,再水煮,再一根根编织成斗笠。这过程中,经常手被划伤流血,我就开不了那口。虽然家里没有雨伞送给我,但那斗笠却是大伯一圈一圈经纬交织而成的啊!大伯至今不知道,那个自卑的女孩,曾多想要一把花雨伞和粉胶鞋啊。仓央嘉措说:没有遗憾,给你再多幸福也不会体会快乐。风雨难的那些日子里,是大伯笨拙的爱,是花雨伞这些遗憾,更坚定了我的信念。不要害怕,不要放弃,你想要的岁月都会给你。

 昨天下班回去看望大伯。他把所有存折银行卡给我,让把这些零碎的钱合在一起,放手上。如果他一口气上不来,也不至于我们慌了神。他异常淡定的言说,我却心痛着有点哽咽,更怕会失去他。从他身上,我领略到那种随遇而安的平和与超然。我实诚的大伯啊,即使你身无分文,我们也会让你老有所依啊!

夜色朦胧,从大伯家出来。抬头仰望星辰,月光轻柔。脚下乡路蜿蜒,顾盼流年,虽有微痕。想起了那句心灵鸡汤:愿你有好运气,如果没有,愿你在不幸中学会慈悲;愿你被很多人爱,如果没有,愿你在寂寞中学会宽容。

此刻窗外酷暑难耐,关于爱的记忆接踵而至,宁静致远。

 

 

胡娅,团风人,黄冈市作协会员。有作品发表于《黄冈日报》《鄂东晚报》《楚天文艺》等报刊。愿用文字修炼心灵,以读书拨开智慧。

 


责任编辑:何顺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