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喜讯!枣阳2个项目入选第七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
枣阳文化旅游 2024-12-30 10:21:05


— 喜报 —

枣阳传统乐器制作技艺

枣阳张氏针灸推拿

入选第七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

 近日,湖北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公布第七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枣阳市民族乐器制作技艺(枣阳传统乐器制作技艺)、针灸(枣阳张氏针灸推拿)作为新增项目入选第七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至此,我市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增至7项。




枣阳传统乐器制作技艺


 枣阳传统乐器制作技艺历史可追溯至清代嘉庆年间,目前可考证为上世纪40年代陈义方(1930年生)随黄陂木兰山道观长虚(谐音)道长,俗家名陈有青(?年——1947年)学习古琴、三弦、笛箫制作。1956年左右传授其长子陈国兵技艺,创立“陈门琴工”,现陈正启为第三代传人。陈氏曲胡制作过程分为制琴杆、堆筒子、旋弦轴、装配、蒙蛇皮、制天码、编马尾琴弓等一百二十多道工序,制作出的曲胡具有音色“高音亮而不燥,低音厚而不空”,外观工艺新颖等特点,使用时有“上把悬空握,下把虚飘过”的润滑手感。制作的古琴采用神农架、武陵山山脉的百年老杉木及梧桐木为音板,梓木、楸木为底板,纯手工刳制,覆以恩施毛坝大漆和鹿角霜利音,加绿松石粉或朱砂髹之,使其具有深沉、悠远、宽广的音色风格,达到高音清亮甜美,低音浑厚结实。

枣阳张氏针灸推拿


枣阳张氏针灸推拿医术,主要以筋外奇穴针灸推拿叩刺治疗手法,医治疑难杂症,医术历史悠久,历经了十七代传承。相传,在明代张氏祖辈就在军营中从事针灸推拿,主要传世医术有针灸、推拿、按压、扳拉等技法。

枣阳张氏针灸推拿医术融通古今技法,主要锁定奇穴治疗,以经治筋,上病下治,左病右治,前病后治方法,配合柔性正骨推拿,归筋合骨,结合火针、拨罐、毫针、毫刃针、水针、蜂针、艾熏、外敷等疗法舒筋、活络,达到阴阳平衡。

责任编辑:唐梦琳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