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名人故事|包东成:包惠僧怒打马哲民
湖北日报客户端 2024-12-28 17:12:59

包惠僧怒打马哲民

包东成(团风)

包惠僧为什么在《包惠僧回忆》中,几次提到马哲民,却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其中必有芥蒂。笔者于上世纪六十、七十年代末,凡是包惠僧的亲朋戚友,在武汉和黄冈地区内,均由我代表他的情谊前往看望。多次接触包仁宽,她提起往事历历在目,有时还喜极而泣,活灵活现地告诉我“文革”破“四旧”那些往事。团风中学的造反头领汪序章,常常带领燕自华到上寨庵堂来,蛮横地抄走包惠僧、马哲民写给她的书信和诗词答和,还有几十幅相片。她很慎重地反复嘱托我说,将来修县志要把包惠僧他们陪同毛主席到黄冈来的一段往事写清楚。毛主席当时下颚没有肉痣,林彪前额发浓,而后脑发稀。你写历史人物,不要为权势所屈而隐其恶;不要为权势所诱而为之吹捧。不肯定一切,锦上添花;不否定一切,落井下石。要坚定杜绝历史上的除了人名是真的,其余都是假的作风。

如今笔者行文至此,只好赘述一番。包仁宽乳名桃仙,字存瑶,学名道韫,法号释仁宽,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丙午年闰四月十三日巳时)6月4日出生于上巴河许家河口毕林寨的一个书香门第家中。其父包典臣是清朝国子监大学士包氏宗族族长,母亲熊氏自幼知书达理,为人贤淑端庄,她与娘家兄嫂指腹为婚。可是包仁宽父母铸成了大错,虽然舅表兄熊继善与她同年同月,早出世五天,头上是鹊屎成堆,癞痢还不算,满脸麻疹蜂子窝,可谓是“眠如心字无三点,坐似弯弓少一弦”。刚刚15岁重病缠身,见了阎王,才导致生得天仙一般的包仁宽13岁时,到九江楞严寺削发为尼。

当年他们陪同毛主席一行从黄冈回汉后,由包惠僧作月老牵红绳,马哲民与包仁宽结成秦晋之好。马哲民是黄冈陈策楼村松林塆人,其父是同治年间进士,与包仁宽也算是门当户对。事因马哲民被中共武汉党组织选为新闻界代表,赴俄出席第三国际远东民族代表大会。人都要有自己的空间。日月如梭,已是1926年秋,马哲民从德国柏林大学研究员学成回国,被中共中央派往广州任国民党中央部秘书处主任不久,又奉调到武汉,任国民党革命军第十五军政治部文书股长兼《武汉日报》编辑。同年11月,黄埔军校武汉分校招考委员会正式成立,邓演达为主席,由包惠僧、郭沫若、李汉俊、陈公博等15人组成。

可怜的包仁宽,花等来年草等春,刚好20岁从湖北一师毕业。包惠僧亲自找到马哲民。三人当面商讨他俩完婚事宜。关系再亲,也要有自我,马哲民却不敢违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去解除未婚妻陈氏的婚约,从内心怜恤难舍包仁宽,搔头惆怅半天,此时还不熟稔,仰天长叹,更使包仁宽成为曾经沧海难为水,愁如小溪暂时平,无奈雨声一夜依然满,包惠僧看见马哲民做事如月亮,与初一、十五不一样,不由怒发冲冠,冲上前左右开弓,打得马哲民满地找牙,从此以后他与马哲民断绝来往。包惠僧牵着包仁宽就走,亲自送到归元寺安排好一切事宜复归佛门,更使包仁宽懂得,人生不能靠心情活着,而是靠心态去生活,洞察世事如花落,心境自空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马哲民任武汉大学法学院院长兼教授,中南财经学院院长,全国政协委员,全国人D代表等职务。他深刻体会到,应该给受害者,首先必要感动人心,动乎于情求得个天理良知,留些余地给他人,更责无旁贷,要好好关照包仁宽一生。他俩彼此之间,铭心刻骨地礼尚往来,无微不至地关怀。1980年,马哲民病危辞世之际,语短情长地嘱托儿子马长林、马铁林要好好善待包仁宽,才溘然瞑目而逝,享年81岁。

马哲民逝世之后,他的两个儿子遵父所嘱,每逢四时八节,均携带包仁宽喜爱的物品,来到团风上寨庵堂看望,直至1987年6月28日,她圆寂时享年81岁为止。

作者简介:包东成,团风人。湖北省诗词学会会员,黄冈市诗词学会会员,团风县诗词学会常务理事。有诗文见于报刊、网络公众号;对中共“一大”代表包惠僧、哲学大师熊十力有一定研究。

责任编辑:何顺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