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竹溪持续擦亮“中国生漆之乡”金字招牌
湖北日报客户端 2024-12-28 09:47:11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秦新 陈建树)“漆好清如油,照见美人头;摇动琥珀色,挑起见如勾。”这是竹溪大木漆品质的真实写照。近年来,十堰市竹溪县立足林情、县情,结合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机遇期,大力开展植漆造林、加工漆器产品、发展漆文化旅游,持续擦光擦亮“中国生漆之乡”美誉。

竹溪是中国五大名漆产地之一,也是中国生漆之乡。竹溪大木漆被誉为中国“国漆”。2023年竹溪大木漆漆艺入选第八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24年竹溪漆器赶漆技艺入选第七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竹溪从20世纪50年代就被列为全国出口生漆基地县,曾被国家授予“优质漆先进县”称号。早在明、清时期,竹溪大木漆就畅销于日本和马来西亚等国,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竹溪漆艺始于新石器时代,发展于殷商,兴于汉唐,盛于明清,采用雕填、镶嵌、描绘、脱胎、髹涂、堆塑等技艺创造出了独到的技法,从材料到手法技艺上都有创新,尤以熬漆、擀漆、擦漆见长。

近年来,为进一步对竹溪大木漆漆艺进行有效的保护,竹溪县创建了“国际漆艺村”“竹溪县生漆博物馆”“竹溪县大木漆科普示范基地”,召开了多次全国漆艺漆文化专家会议,开展科研与培训以及支持“竹溪县金漆世家漆艺工坊”等近10家漆艺专业合作社和相关骨干企业,鼓励当地漆农艺人加入大木漆艺专业合作社,培育出大木漆艺青年传承人近100人。以地方传统老工匠工艺与现代技艺相结合的模式,制作出具有本地特色的系列漆艺漆器产品。依托大木漆深远的文化影响,传承传统漆艺、推广传统漆艺、拓展传统漆艺产业发展以达到保护的目的。

竹溪县通过挖掘“生漆之乡”资源,擦亮“竹溪生漆”品牌,落实“建设一批生漆产业基地、出台一系列支持发展政策,培育一批生漆产业链上下游骨干企业,招引一批生漆专业人才”等“20个一”行动方案,促进漆竹、漆茶、漆林、漆艺、漆器、漆画、漆塑、漆胚深度融合,全力打造“中国漆都”。截至目前,全县共有50多个专业合作社及大户从事生漆产业,全县漆树基地规模达13万亩(其中:散生分布老漆树4万亩,新建漆树基地面积9万亩)。品种以大毛叶、大红袍、高八尺等三个优良品种为主,主要分布在蒋家堰、中峰、水坪、县河、新洲、兵营、天宝、鄂坪、汇湾、泉溪、丰溪等11个乡镇。目前主要采割面积约2.5万亩,2023年产量达300余吨。

同时,探索推进“传统漆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深度挖掘秦巴山区生漆文化,重点发展以国漆文化为核心的生漆主题文旅产业,以“漆文化”为灵魂,立足“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促进漆+竹、漆+茶、漆+林的漆旅深度融合。补齐产品单一、品牌不响、市场不强、效益低下、应用领域少的短板,拓展开发漆树应用领域,提升全产业链价值。

责任编辑:郭军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