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 吴申畅)
2024年工作回顾
荆州区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悟笃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勇担城区领跑使命,加强与荆州高新区深度融合,锚定“两地一心一区”战略功能定位,持续深耕“五个以”、有效衔接“五个一”,不断强化“三命共识”,接续打好“四大会战”,统筹做好稳增长、强科技、壮产业、推改革、防风险、惠民生等各项工作,尽最大努力交出了殊为不易的发展答卷。
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50亿元
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8%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50720元、29052元
同比增长5%、6%
新增市场主体10518户、“四上”企业157家
成功上榜2024中部百强区
全国旅游百强区
2024年主要工作
坚持以项目思维强动能
发展支撑坚实有力
重点项目量质并进——
总投资902亿元的135个项目加快推进。荆荆铁路通车运营,李埠长江公铁大桥主塔建设节节拔高,二广高速绕城段正式开工,瑞海国际物流园、中国供销冷链、联投增益楚菜等一批重点招商项目接续落地。
▲建设中的李埠长江公铁大桥
招商引资质效齐升——
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90个、总投资241.6亿元,签约项目注册率和开工率、开工项目纳统完成率位居全市第一方阵。
▲荆州区、荆州高新区重大项目开工现场
“三争”工作再创佳绩——
全年争取各类上级资金33.06亿元、同比增长51.65%,争资份额处于全市领先;楚文化博物馆项目在全省17个“专精特新”文旅项目中争取份额最大。
▲新建后的万城闸
坚持以链式思维促转型
产业升级步伐加快
工业经济向“新”前行——
海康威视华中配套产业基地成功挂牌,顺辉汽车零部件产业园、石油装备加工配套中心等园区竣工投用;滚动实施24个技改项目,工业技改投资增幅排名全市第二;石油机械装备产业集群入选“2024年湖北省重点培育县域特色产业集群”;海洋石油钻采工程装备全生命周期服务产业集群获评全省首批“两业融合”产业集群;石油四机、四机赛瓦入围湖北省高新技术企业百强榜单;天苎麻棉入选工信部5G工厂名录;中油科昊、宇兴环保、楚峰建科入选省级上市后备“金种子”企业名单。
▲海康威视华中配套产业基地
现代农业提质培优——
完成粮食播种面积70.7万亩、总产量5.75亿斤,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5.8万亩;全省农业极端天气后复产暨春耕春管现场推进会在荆州区召开;马山镇双龙村获评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荆州区获评湖北省首批优质农产品(水稻)生产基地。
▲马山镇丰收景象
第三产业持续回暖——
预计全年批零住餐分别增长19%、5%、5%、14%以上;举办“古城汽车展销会”等系列展销推介活动,直接拉动汽车消费10亿元;家电、厨卫、家装累计消费1.1亿元;完成7个乡镇商贸中心升级改造,荆州荆街入选湖北省特色商业街;发放各类购房补贴、契税补贴3550份共计金额2779万元,房地产销售面积达27.84万㎡,同比增长13.36%。
▲荆街游客络绎不绝
坚持以融合思维提品质
城乡面貌不断改善
城市功能日益完善——
总投资39亿元的24个政府投资项目全面铺开,大学城文创二期、数创二期全面完工,古城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扎实推进,楚文化博物馆项目破土动工,张居正街基础设施改造有序实施,三义街历史文化街区项目正式启动,火车站北广场建成迎宾;230个老旧小区改造任务按期完成,惠及居民2.33万户。
▲荆州火车站北广场
乡村建设美丽宜居——
省级环丁家咀和美乡村片带试点项目即将完工;新建农村无害化户厕3455个,新增垃圾分类自然村57个;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新建农村充电桩35处;“四好农村路”总里程达1997.86公里;郢城镇荆北村、弥市镇普兴村入围省级美丽乡村建设试点。
▲川店镇乡村公路
全域旅游亮点纷呈——
浅山森林美术园、铜铃岗蔬菜主题公园、喵象农场入选文旅部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金家窑·楚韵陶艺非遗工坊获评全省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十佳案例;全年接待游客3151.23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35.19亿元,分别增长12.26 %、31.32%。
▲浅山森林美术园
坚持以创新思维推改革
发展活力加速释放
重点改革蹄疾步稳——
清理有效资产144.23亿元,盘活“三资”43.6亿元;谋划储备“三库”项目744个、总投资1093.8亿元。
▲“小田并大田”改革事项持续深化
营商环境切实优化——
为市场主体减税降费3.15亿元;为381家企业发放财政性奖补资金2492.6万元;组织金融机构为企业授信85.19亿元;发放“政采贷”1.598亿元,同比增加11.13%;受理市民诉求14637件,办结率达98.95%。
▲税务部门正在向企业介绍优惠政策
科创优势持续提升——
融入全省科技创新供应链体系,入驻企业251家,成功对接需求47项;新增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3家、专精特新企业17家、“瞪羚”企业5家、高新技术企业33家、市级各类科创平台10个;科技成果落地转化30项,技术合同认定登记额29.74亿元;长江大学参与研究的渤海油气勘探理论技术创新荣获今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石油四机、四机赛瓦等4家企业获评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荆州区获评全省科技创新综合考评表现优秀单位;荆州区创成省级创新型县(市、区)。
▲四机公司研制的我国首艘大型压裂船
压裂设备完成验收
坚持以系统思维抓统筹
流域治理逐“绿”前行
以洪湖流域水质提升为核心,累计排查雨污管网1239.88公里,改造错混接点位6432个,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达到70%,7个纳入监测的排口全部达到Ⅳ类及以上标准;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堆肥还田10万亩,农药化肥减量目标全面完成,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5%以上;万城闸病险涵闸拆除重建等16个项目全面完工;修复河道和水库岸线24.15公里;常态化开展大气污染“五源共治”,重点区域296个污染源整改全面完成,pm2.5累计浓度同比下降8%。
▲八岭山镇后湖水库
坚持以底线思维惠民生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民生保障更有温度——
全年民生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80%以上;发放各类社会救助补助资金7739.7万元、退役军人优待抚恤资金4813万元;为4.13万名困难群众代缴医保金759.62万元,医疗、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5.41%、99.75%;城镇新增就业8390人。
▲中海油来长江大学开展招聘宣讲
公共服务更有力度——
318国道精细化提升工程等10项民生实事如期见效;学校改扩建增加学位2920个;全面开展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区疾控中心、区第二人民医院建设有序推进;完成200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中心城区25个社区幸福食堂实现全覆盖,惠及群众4万人,入选民政部老年助餐典型案例。
▲东城街道解放社区幸福食堂
平安稳定更有厚度——
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刑事、治安警情同比分别下降62%、24.7%,电诈、盗抢骗案件同比分别下降63.9%、59.1%;群众安全感测评持续保持全省全市第一方阵;荆州区被列为全国第四次文物普查省级唯一试点单位;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深入开展矛盾风险隐患源头治理,化解信访积案40余件,调解矛盾纠纷1600余起。
▲“警校居”义务巡逻队在大学城开展巡逻
★
2025年重点工作
2025年是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决胜“十四五”、谋划“十五五”的关键之年,做好全年工作意义重大。全区政府系统要始终把政府自身建设摆在重要位置,牢记“三个务必”,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坚守矢志不渝的忠诚信仰,秉持规范严谨的法治思维,锤炼实干争先的工作作风,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全力做到勇担当、重实干、争一流,不断开创政府工作新局面。
2025年政府工作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工作部署,锚定“两地一心一区”战略功能定位,按照区六届四次党代会安排部署,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守正创新、先立后破,系统集成、协同配合,进一步聚力改革攻坚、深化转型升级,坚定不移推进经济增长、深化改革创新、提升城市能级、加快绿色发展、夯实基层治理、增进民生福祉,为加快建设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区、全力推动中心城区领跑发展而实干奋进。
▲荆州古城
2025年主要预期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
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分别增长7%、8%
2025年重点抓好
六个方面的工作
1
聚焦产业焕新、推动集群强链,突破性发展主导产业,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以供应链“两单”为切口,着力推进项目招落一体,优化升级城市经济,着力推进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在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上奋力突破。
2
擦亮古城名片、打造科创高地,加快建设荆楚文化保护传承核心承载区,加快打造江汉平原科技创新策源地,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和城市更新改造,在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和集聚度上持续发力。
3
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持续深化重点改革,迭代升级营商环境,深入推进开放发展,在畅通动力循环上大胆探索。
4
抓实强县工程、巩固“三农”根基,做强现代农业产业,共同建设和美乡村,发展壮大镇域经济,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上奋发有为。
5
深化流域治理、加快绿色转型,全力推进流域综合治理,全力守牢生态安全底线,全力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在厚植生态优势上久久为功。
6
增进民生福祉、守护一方平安,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切实优化公共服务,建设全龄友好型城市,巩固平安稳定大局,在共建共享发展成果上用心用情。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