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人民网湖北频道总编辑荣先明调研襄阳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工作
湖北日报客户端 2024-12-27 20:11:29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 杨婷婷)12月26日,人民网湖北频道总编辑荣先明一行4人莅临襄阳,调研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工作。荣先明先后走访了昭明小学、荆州街小学、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湖北文理学院、大庆路小学以及市三十五中,实地考察了各校思政教育的实施情况,详细了解了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实践活动等方面的内容。襄阳市委教育工委委员、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边强陪同调研。

新闻稿.docx

在昭明小学,荣先明实地察看了校园环境,在红烛讲解员带领下参观了校园内的萧楚女纪念馆,对学校的“红色基因”教育给予了高度评价。他指出,昭明小学将思政课搬进了红色场馆,用耳目一新的方式讲述思政课、讲好思政课、讲活思政课,让思政课更具有情境性,更好发挥了实践基地的育人作用。

新闻稿.docx

在荆州街小学,荣先明听取学校介绍教联体建设情况、民族团结工作进展与成效,详细了解校园楹联文化,赞同学校创新实施底色教育,认为学校的创新举措为思政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他强调,思政教育要与日常生活相结合,要更加贴近学生生活,才能增强教育的实效性。

新闻稿.docx

在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荣先明详细了解了该校思政教育模式与成果,对其教学模式表示肯定。他表示,学校通过创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行走的思政课”理论与实践的互动,红色传统与校本文化的融合,线上线下育人相结合的思政育人新模式,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思政育人合力。

新闻稿.docx

湖北文理学院作为襄阳高等教育的“龙头学校”,也在思政教育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荣先明来到“格桑花之家”,聆听“格桑花”支教队员讲述“格桑花”赴藏支教团队的起源与发展。他对学校将思政教育与“格桑花”支教实践相结合的做法表示鼓励。他认为,思政教育应紧密结合专业特色,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格桑花”支教项目是引导学生将个人发展融入国家发展和边疆建设中,是践行教育家精神的实践活动。

新闻稿.docx

新闻稿.docx

大庆路小学和市三十五中作为此次调研的最后一站,分别展示了各自在思政教育方面的特色做法。大庆路小学注重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寓教于乐的环境设施、创新的课程形式来提升学生的思政素养;市三十五中则立足民族团结进步工作,通过丰富多样的社团活动和思政课程,实现思政教育的全面覆盖和有效衔接。荣先明对两所学校的做法都给予了高度评价,鼓励学校将具有本校特色的思政课继续讲下去,要讲好、讲深、讲透自己的思政课。

近年来,襄阳市教育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教学一体化、队伍一体化、资源一体化,构建起横向打通板块、纵向贯通学段的“大思政课”格局,形成了“纵向衔接到底、横向融合到边”的校家社协同育人体系,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了坚实保障。

责任编辑:陈建波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