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毛佳志)王家坪村位于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渔洋关镇西北部,辖8个村民小组,724户2321人,是革命战争年代红军和游击队的根据地之一。红润王家坪,花开步步高。“红”色是王家坪村发展和基层治理的鲜明底色,在美丽乡村建设期间,探索形成以“红心向党、红色文化、红花产业、红火生活”等“四红”资源为核心的文化支撑,并以此为重要支点推动农村移风易俗建设,共建乡村文明新风尚。
一是以红色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强化“一约四会”制度建设,将环境整治、大操大办、乱砍滥伐、非法上访等内容纳入村规民约,用“红黑榜”约束和激励村民行为举止。成立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会、道德评议会等村民自治组织,引导群众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使乡村治理机制有效推动移风易俗建设,先后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多次被评为市级文明村。
二是以红色文化赋能文明实践。充分挖掘优秀红色文化蕴含的精神力量,先后修缮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胡楠卿故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裴新章烈士故居、李风春烈士就义广场等11处红色教育场景,大力弘扬红色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广泛开展“家风家训润人心”活动,使乡村家风建设凝聚人心、培育公德、淳化民风,已有300余户定下家风家训,并时刻以家风家训警示自身、激励家庭、劝勉邻里,以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村的好风气。积极开展“渔洋十星”“清洁家庭”“贤惠婆婆”“孝顺媳妇”评选活动,形成鲜明的舆论导向,带动整村道德文明水平的提高。充分发挥党校教育资源优势,多次举办“道德讲堂”、法律知识讲座、移风易俗文明宣讲等活动,组织送戏下乡、送电影下乡、吹打乐表演等节日,强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三是以红花产业支撑文明风尚。坚持产业发展和移风易俗建设同向而行、相互促进。形成以红花玉兰、红色文旅、中药材等为主导的特色产业发展格局,发展有蒲家茶叶、平叔果园等一批乡村企业。发挥乡村企业家带头作用,汇聚乡贤力量,完善产业联农带农富农机制,深入践行共同缔造理念,打造“支部引领、乡贤发力、群众受益”平台,使产业发展的红利促进土家文化广场、乡村大舞台等文明基础设施的建设,使乡贤文化促进乡风文化蓬勃发展,营造文明新风尚。
四是以红火生活愿景美好未来。坚持以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为追求,在移风易俗、文化传承、弘扬风尚等方面持续发力。将红色资源开发和乡村文明传承有机结合,将红色产业发展与土家特色、生态特点有机结合,使乡村治理水平与美丽乡村建设水平统筹提升,增强村民凝聚力,打造美丽和谐乡村,共筑红火生活。
一颗红心向党,红色文化润心,红花产业富民,日子红红火火!在“四红文化”浸染下的王家坪村正向着美丽和谐的“四红”新农村大步迈进。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