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天骤然变冷了。
早上起来,手脚冰冷冰冷的。打开窗户,外面一片萧索,天空那么高远。
小区的几棵已落了叶的树,瘦瘦的。皲裂的树干垂下褐色的枝条,在北风中摇摆。几棵四季长青的树,桂花树,冬春树,水杉,香樟树,顽强地在风中绿着,鲜亮着,轻舞着。
昨天放在阳台上洗衣服的一盆水,此刻竟结了一层微微的薄冰!好几年没看到冰了,这冰令我惊喜和激动。我伸出手去抚摸这有质感的冰,凉凉的,滑滑的,像我童年时的冰。
两岁的儿子穿着厚厚的棉衣,从屋里摇摇摆摆地出来,拿起一根棍子,高兴地一下一下地敲打着薄冰。每敲碎一小块,他就手舞足蹈地喊:“妈妈快看!又碎了!”
看着儿子快乐的身影,我眼前浮现出了童年的冬天……
小时候我生活在一个很美的乡村,那里绿树环绕,碧水淙淙。
春天我和小伙伴们摘野花,夏天采桑椹、野豌豆。秋天踩着厚厚的梧桐树落叶大声背课文。冬天是我们最喜欢的季节了,堆雪人,打雪仗,砸冰块……玩得尽兴极了!而冰块,一直是我们最欢迎的。
冬天的早晨,家家屋檐上挂满了一条条尖尖的冰条,晶莹透明,在阳光下闪着七彩的光泽,仿佛一个个美丽的童话。我和小伙伴们总是趁大人们没注意到时,偷偷折断一根冰条,尽情地享受这凉凉的“美味”。
在简陋的乡村校园里,冬天最好玩的游戏莫过于“掷冰块”了!课间十分钟里,我们从附近水塘捞起厚厚的冰块,一块一块地往校园搬。你朝我掷来一块冰,我向你投去一块冰!我们互相投着,躲闪着,笑着,闹着……全然不知小小的双手已冻得通红,冰凉冰凉的。
冰的记忆里最惊险的莫过于那场突然袭击的“冰雹雨”了。
那天晚上,我们这群小孩子和大人们一起去邻村看电影。电影结束时,在回村的路上,我们正又说又笑地讨论电影情节。忽然,天空乌云密布,狂风大作。很快,豆大的雨点“哗哗”地敲在头上。更让我们未料到的是,紧接着,拳头大的冰雹急急地向我们砸来!我们吓得抱头狂奔。这时一个女孩惊喜地喊道:“哇!我口袋里装了个大雪糕!”人们“哄”地一笑,又接着往前冲。后来,我们随大人们跑到邻村一家屋子里,才逃过了这场惊险的“冰雹劫”。
现在冬天似乎一年比一年暖和了,想找到童年时冬天的冰酷礼物竟然成了奢望!那些坠在故乡屋檐下的冰条,那些穿梭在孩子们笑声里的“冰块游戏”,那些砸在口袋里的“天然雪糕”,已渐行渐远,渐远渐无。
这个骤冷的冬天,很想念童年冬天美丽的冰……
◎竹筒清香伴书香
“妈妈,快看看,爸爸给我买的生日礼物漂亮吗?”儿子跑到书桌旁高兴地问我。
我笑着看去,儿子手上抱着一个憨态可掬的小熊储钱罐,我丢进一元硬币,罐底发出清脆的“砰”的一声,很是好听。
“妈妈,你小时候有储钱罐吗?”储钱罐?一丝温暖漾在心头,我眼前浮现出一节美丽的竹筒,有竹香和着书香氤氲在身边……
青涩的童年,有美丽,有快乐,更有成长的温馨。
那是读小学三年级,过生日的那天,爸爸亲自动手做了竹筒储钱罐作为礼物送给我,并说我和哥哥共同拥有它。它有碗口粗,大约二十公分长,两头保留竹节面,显得胖嘟嘟的,节面上还剜了个一元硬币大的小孔,虽然没有现在的存钱罐可爱,但在那个年代能摇着钱响也是别样的惬意。
我和哥哥心里可乐啦。从此,逢年过节时,爸爸妈妈或是亲戚给我们的几角几元的零钱,我们统统存进去。我们快乐地塞进去纸票,丢进硬币。听着硬币“呯”地一声掉下去,我们的心里一漾一漾的。随着竹筒越来越沉,心里满满的富裕感。
可是有一天,哥哥突然偷偷地把竹筒里的钱全倒出来了,买了几本崭新的连环画。我气愤极了,这可是我们的共同财产,哥哥怎能独自说挪用就挪用呢?我正准备去找爸爸妈妈告发哥哥,哥哥把一本《三国演义》的小人书塞到我手上,说:“妹妹,快看看这本小人书吧!可好看啦!”
我翘着嘴,瞪着眼,很不情愿的翻开看,没想到顷刻间,就被小人书的图画吸引住了。只见小巧的小人书封面上画着漂亮的、彩色的三国人物,里面有黑白画面,都惟妙维肖,每张画下面还配有几行印刷体字,讲述图画内容。题目叫《诸葛亮舌战群儒》。虽然有一些字不认识,但我还是读懂了里面的大概内容:诸葛亮摇着鹅毛扇,凭着三寸不烂之舌力排众议说服孙权,合力攻打曹操……这精彩的人物和故事顷刻间深深吸引住了我。
后来我还看了岳飞精忠报国,鲁智深拳打镇关西……。这些小人书精彩纷呈,新奇有趣,让我第一次触摸到文学这两个美丽的字眼。
我常常庆幸当时没有向父母告状。于是,我一有空就吵着哥哥买连环画。没过几个月沉沉的竹筒被风吹滚到地上了,我和哥哥相视地窃窃一笑。
储钱罐里没钱了,我和哥哥又拼命攒钱买书。那时家家的日子都困难,哪有闲钱买书?为了买书,放暑假时,哥哥和伙伴们跑到黄湖农场批青皮沙梨在大队里卖。我也在附近几个村顶着烈日卖起了冰棒。我们把汗水钱小心翼翼塞进竹筒里。爸爸妈妈和我们的两个姐姐,也会经常奖励地往竹筒里塞进一角、两角、一分、两分的去。
每存进一次钱,我们就喜欢拿起竹筒在耳边摇啊摇。听着硬币撞击竹筒的清脆的声音混合着纸币的沙沙声,这声音真是最美丽的音乐声,宛如淙淙泉水在山间流淌。我们仿佛闻到了淡淡的书香……
后来我们又用竹筒里的钱买了小人书和优秀作文书等各种各样的书,可羡煞了村里那些大大小小的孩子们!他们一有空就往我家里钻,要么是笑着讨好我们想借书,要么是拿一些好吃的零食来换书看。
反复阅读那一本本课外书,我看到了外面精彩的世界:了解了历史的浩瀚,地理的博大,生活的乐趣。让我在贫瘠的童年岁月里,心里装满了宁静、感动、喜悦与幸福。
我开始有意识地抄写一些书中的好词好句,慢慢地,我掌握了大量的词汇,写作时文思泉涌,提笔就来。我的作文水平大有长进,经常作为范文被语文老师在班上读。我的语文成绩也由七十多分提高到九十多分,与数学成绩并驾齐驱了。
当然,哥哥的成绩(尤其是语文)更是在他们班上遥遥领先,哥哥一直是我的榜样和骄傲!
那些丰富多彩的课外书不仅提高了我的语文成绩和作文水平,更陶冶了我的性情,丰富了我的心灵,净化了我的思想,带我走进了写作的文学梦,给了我无尽的快乐与希望。
今天,竹筒早己不知去向。但竹筒陪伴的青涩童年,和着温馨的亲情,氤氲着淡淡的书香,快乐、美丽、温暖,一如春天的朝阳,暖透我生命中每一个读书和写作时光……
◎爱,栖息在红木椅上
爱上红木椅之前,我是一个忧郁易躁的人。
那年宝宝出生后,我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右手几乎一用力就痛,脚稍走远路也痛,腰有时也隐隐作痛。大概是坐月子伤了风的原因,看了几次医生却无果。
我的心情渐渐变得忧郁了。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孩子一哭,我就跟着无声地哭。
那天是我的生日。丈夫突然送我一份独特的礼物——一套红木椅。
这套红木椅,色泽温润,款式典雅,靠背处及腰的地方竟独特地凸起来,正好给我的腰部按摩呢!丈夫贴心的礼物,让我心里涌起一股暖意。
丈夫温柔地说:“生日快乐!礼物你喜欢吗?”
我笑着点点头,喜悦溢于言表。
丈夫还告诉我:“听说红木家具能治病安神,所以我特地买了,希望我们全家健康快乐!”
丈夫又说:“你看这椅背上还刻着‘一帆风顺’四个字呢!我希望你和孩子的人生,希望我们全家以后的日子,都一帆风顺……”
我沉醉在丈夫温暖的话语里,沉醉在对未来的美好憧憬里。
此时,我已喜欢上了这套红木椅了。这个生日过得有滋有味,我和丈夫还有两岁的宝宝坐在红木椅上,围着茶几,吹蜡烛,许愿,分享蛋糕。宝宝奶声奶气地说:“祝妈妈生日快乐!手脚不痛!”我和丈夫都笑了。窗外一缕暖阳悄悄漫进来……
这个生日以后,我的心情渐渐平静了许多,不再烦恼和躁动不安。每天,做完家务,哄宝宝睡觉后,我坐在红木椅上,一边按摩腰部,一边静静看书。看书看累了,就默默凝视红木椅,和它们来一场心灵的交谈。
据说一棵红木树需生长五百年方可成材,这期间,它要经历五百个春秋的风吹雨打,霜刀雪剑。又要经过一番脱胎换骨的雕琢,方能制成精美的家具。我轻轻地抚摸着光滑如镜的红木椅,就像抚摸漫长岁月里的忍耐与柔韧,心里真为它的生命历程点赞!
闲时,我细细审视家里的红木椅子,我感觉它像一位饱经风霜、洞明世事的智者,静静地站在我面前,向我娓娓诉说着它的心声:不经一番风雪苦,哪得梅花扑鼻香?
红木椅渐渐成了我的老朋友,它用默默的陪伴和呵护告诉我,关于人生,关于健康,关于爱。
黄昏,我做好晚饭,坐在红木椅上,一边陪宝宝看亲子图书,一边等丈夫下班。窗外繁星璀璨,室内灯光温馨,桌上的青菜粥,散发着平凡日子里淡淡的芬芳。
不知不觉间,宝宝已上小学四年级了,而我也早已重新参加了工作。我的手脚和腰早在不知不觉中痊愈了。我想,一定是红木椅的功劳吧。我也在不知不觉间深深爱上了红木椅。
现在,我们一家三口每天早上匆匆离家,在各自的岗位上坚守。晚上,我们回到温馨的家中,坐在红木椅上,围着茶几,快乐地共进晚餐。节假日,我们又会聚在红木椅上,丈夫看报,我写点文章,宝宝做作业。
如今,红木椅已陪伴我们走过了八年的时光。它不仅给予了我身体和心灵的健康,还带给我们全家生活的安宁与美好。
多少个夜晚,华灯初上,灯火万家,一种牵挂从未停歇,一种思念从未搁浅。这正是平常的人间烟火,却印证着一份关于爱的经典神话。
每次,当我憩息在红木椅上,就觉得自己被爱的双臂,温柔地环抱着。
余悦妍,笔名余萍,团风人。湖北省作协会员,《楚天文艺》编辑。作品散见《中篇小说选刊》《辽河》《博爱》《新青年》《微型小说月报》《人民代表报》《语文导报》《新华日报》等报刊。多次获奖。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