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吴宇睿 通讯员 李晓军 张怡晨 徐莹
披荆斩棘、置之度外、推心置腹、旗鼓相当……这些大家耳熟能详的成语,均出自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口中。
12月20日至23日,2024年湖北省东汉文化研究会年会暨东汉文化研究成果交流会在枣阳召开,并成立湖北省东汉文化研究会枣阳学术研究基地。踏着刘秀的足迹,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奔赴被誉为刘秀故里的枣阳,感受汉光武帝刘秀的传奇人生。
在位33年 先后5次回枣阳
枣阳是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的故里,作为东汉文化的发祥地、策源地和富集地,承载着两千年汉文化的深厚底蕴,被东汉著名科学家张衡誉为“龙飞白水”之地。
刘秀在位32年,先后5次回到枣阳,在家乡舂陵宴请乡亲。只要回家,最少也要住上20来天,有时甚至住上两个月。
如果将最爱家乡的皇帝做个评比,第一非刘秀莫属。
刘秀每次回老家,必大摆筵席,宴请家乡父老,举杯话酒香。刘秀之后,东汉多位皇帝回到老家,相习成风。逐渐,“敬酒三杯”成了枣阳及中原多地的招待贵客之道。
枣阳还有个习俗,正月十六,等同大年初一。
或许这个习俗,就源于刘秀对家乡的厚爱:建武六年正月十六,刘秀将舂陵提升为章陵县,世代免除徭役。
“枣阳是刘秀的故乡,这里不仅孕育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还保留着汉文化的独特精神和鲜明特色,拥有千年古刹白水寺等历史遗迹以及跨牛举世、古槐救主、舂陵起兵等民间传说。”湖北省东汉文化研究会会长、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赵国华表示,湖北省东汉文化研究会枣阳学术研究基地将加强对东汉文化的研究与发展,打造全国知名汉文化传承保护基地。
梦回大汉打响“汉文化+”特色品牌
“仿佛回到了千年前,感受光武帝校场点将的气势磅礴。”中国汉城景区内,南阳游客郑女士感慨道。
中国汉城景区是一座为纪念汉光武帝刘秀,展示汉民族文化精髓而复原修建的汉代复古都城,全景再现了刘秀一生的重要节点,全方位展示光武中兴历史文化风采。
大型宫廷实景剧《光武登基大典》、曲剧《刘秀还乡》、汉文化多媒体秀《寻梦大汉·汉颂》等剧目表演,让人流连忘返;古法造纸、活字印刷、剪纸、布艺等非遗民俗,让人感受传统文化魅力。许多外地游客纷至沓来,开展汉文化研学、汉文化沉浸式旅游体验。截至目前,该景区接待游客突破400万人次,已先后接待全省及河南、安徽等地区近50万名中小学生和外国留学生来汉城研学。
目前,枣阳市以中国汉城和白水寺两个4A级景区为龙头,以境内生态、人文景点为依托,精心设计推出帝乡汉文化之旅精品线路,已成为游客深度感受汉文化的目的地之一。
近年来,枣阳以光武帝刘秀这一人文IP促进城市发展提质,推动汉文化“+旅游”“+生态”“+产业”多元化发展,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旅发展胜势,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奋力打造区域性旅游集散中心。
襄阳市委常委、枣阳市委书记杨晶表示,枣阳将大力弘扬汉文化、传承历史文脉,在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等方面持续发力,全力推动枣阳汉文化实现更高水平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