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讯(记者张泽牧)12月22日,搭载高清摄像头的归巢式无人机,掠过宜昌市点军区牛扎坪村上空。中央控制室智能大屏幕前,智能监测的清晰画面一览无余。这标志着宜昌首个低空智能运营服务平台搭建成型,形同“低空警察”。
打开低空智能运营服务平台,宜昌上空适飞空域无人机飞行情况一目了然。就连天气如何、什么时候适合飞行,“低空警察”都能实时作答。响应速度也从按天审批,到按小时预约、再到按秒响应。
三峡设计集团旗下勘测院技术人员王长饶介绍,该类归巢式无人机可续航30分钟,飞行半径5公里,巡航模式下每天最多可飞12趟。在宜昌,这样的智能机巢目前有19个,已覆盖宜昌市中心城区和高新区约1200平方公里范围,可实现无人机就近起飞。
据了解,低空智能运营服务平台是一个综合管理系统,通过建设雷达、光电/红外感测器、声学探测器等,对空监测设备和北斗导航。目前,已实现无人机飞行任务全自动化管理,无人机起飞、巡航、数据采集和降落等都可精准完成,实现全程无人化智能巡检。
“以往固定点位摄像头传回的视频信息存在视野盲区,无人机飞行线路更灵活,拍摄角度更全面,可视范围大大增加。”王长饶说,当低空遥感监测覆盖乡镇后,发现问题可及时生成图片、定位坐标,并形成问题清单传送给人工处理。不光如此,今后无人机送外卖、无人机跨区域医疗物资配送、农业无人机护航农林植保等各种应用场景,也将陆续上新。
2025年,宜昌计划将监测网拓展至所有县市,并覆盖乡镇一级,各乡镇至少布设1套无人机智能机巢。建成后,113个无人机智能机巢实现全市低空遥感监测网全覆盖,完成全市域遥感监测“一网统管”,构建宜昌首个城市级低空动态空域底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