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每回剥蒜总会想起您
文 | 郑华荣
读初中的儿子放月假回家了,做一桌好菜成为当妈的课程。“蒜蓉西兰花”是首选蔬菜,翠绿鲜嫩,营养丰富,关键是儿子打小就喜爱。其做法简单,选几粒蒜,刀拍两下,蒜皮炸裂,取之剥开,蒜末辣味入鼻,转油花中爆香,加入西蓝花翻炒,淋适量汤汁焖煮。玻璃锅盖瞬间起雾,我的双眼也潮水涌起,视线更渐模糊,我想起了13年前的一幕幕……
2007年10月,做完开颅手术后又经历3个月的放化疗,60岁的母亲,身体免疫力受重创。那年我31岁,刚怀孕,因前两次失败的受孕经历,这次我决定请长假在家保胎待产。将母亲也接到家中,娘俩做伴,相互有个照应。
自1993年我离开父母在外求学,后又在异乡就业,算算时间账,已有14年未与双亲一同过起居生活了。这些年习惯了吃食堂饭,自己动手做,起初还有些生疏。每天采购最新鲜的食材,做一日三餐成为我的主修课。虽然有点累,但为了腹中胎儿的健康生长,也为母亲增加营养早日康复,我还是干劲十足的。
叶酸是胎儿初期大脑发育的必要营养素,蔬菜中西兰花成为首选。“怎么做呢?”正在厨房嘀咕的我听到卧房里传出母亲的声音:“加点蒜末。”挺着大肚子,从菜场购物回来,拎着两大包,上六楼到家,已是气喘吁吁,加之妊娠反应,突然间我心中燃起一股无名之火,咆哮道:“加什么蒜,那不是青菜里都是大蒜味,应该给姜,才有清香味!爸都说过你不会做饭。”
当我说出把父亲牵扯进来的那句时,心里立刻后悔了,可话已出口,无法收回。中午饭菜上桌,娘俩相对而坐,直到我们默默地把西兰花菜吃完,母亲也没有吱声。在儿时的记忆中家中常有争执,父亲个性强硬,屡屡因为一点琐碎小事而无端地数落母亲,为了一家人能和睦度日,母亲多半忍让,选择沉默。
之后相处的日子里,凡做青菜,不管是白菜还是苋菜,或是西兰花,我都用油放姜末或姜丝煸香后炒作。也不管菜的味道如何,母亲总是高兴地配合着把菜都吃光,还直夸我比自己能干。
半年后,腹中胎儿的月份大了,丈夫从婆家请来了三姨照料我待产。母亲经过数月的调养,精神得以好转,我和丈夫又将她送回娘家生活。
一餐,三姨也做了炒西兰花菜,尝后发现味道大不一样,既有原菜的清香,又有浓郁的蒜香,菜品更入味;而我之前用生姜炒作,姜味明显偏重压过了菜香味,显得所有的青菜都是一种味道。原来生蒜有刺鼻的蒜辣气,熟蒜却味香绵软温和,更适合作为素炒青菜的作料。三姨见我发愣,忙问菜是否合胃口?我一边自嘲以前的做菜手法,一边还找了“孕期生姜能镇吐”的理由来挽留颜面。三姨安慰道,生姜能增进食欲,多用于烹饪荤食,素菜放姜,多吃孕妇更易上火。听了,我恍然醒悟,回想前不久,牙龈的确肿过几天。
2008年7月,我生下儿子。两个月后,一年的假期结束,我回到县城工作地,开始上班、带娃的忙碌生活,和父母相处的日子又是聚少离多。
那年的手术治疗虽保住了母亲的性命,但术后病情逐渐恶化。2016年已半身不遂的母亲被送进福利院,开始了身不寂寞,心却孤独的生活。在福利院4年零5个月的日子里,母亲每天三分之二的时间是躺在床上,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坐在轮椅上。病魔化为无形的牢狱困住了母亲的自由,她见到却触不到窗外的阳光,唯一能支撑她活下去的信念就是数着日子期盼女儿去看望自己。因大脑严重萎缩,母亲渐渐失去了语言能力,手也变得不再灵活,甚至已经有些记不住事了。可是从母亲惊喜的眼神里和迟缓的微笑中,我能感觉到她是认得自己的女儿的,也能听懂女儿说的话。
2019年,母亲的牙齿所剩无几,福利院的菜大多是无法咀嚼的。每次看望,我都会做肉泥蛋羹,将蒜蓉西兰花做得软烂些,带给母亲吃。见她动作不太协调却极为认真地吃着饭菜,我又欣慰又心疼:“妈,这是按您说的,给的蒜末炒的,可香了,好吃吗?”母亲仍没有吱声,但抬眼扯嘴一笑,菜汁从嘴角流了下来,又低头同十几年前一样高兴地配合着把西兰花全部吃完了。
2020年春节,住在福利院的母亲不知湖北遭遇严峻而罕见的新冠疫情,照常盼着女儿去看望,但女儿却未能如期而至。福利院反馈的消息是母亲的褥疮有些发炎,在用药缓解,其它的还好。城市间未解封不能通行,城市解封了,福利院作为疫情防控重点单位又延迟解封。见不着母亲的面,我难以想象,她当时的心是有多么凄苦,又是如何挨过那段思念女儿的时光?
疫情时期,原本规律的生活节奏全然打乱,疫情防控兼顾生产经营,我和丈夫的工作强度明显增加,孩子在家上网课也需要照料饮食,每天两点一线的工作生活忙碌而繁杂,对母亲的关心少了,想去探望母亲也迟迟未能得到福利院的批复。
当病毒的阴霾随着春暖花开而逐渐散去时,母亲却没能熬过褥疮溃烂造成的威胁。五一临近,毕竟是母子连心,我脑海里时常浮现出母亲的身影,心绪也变得焦灼不安。我联系了福利院,递交了探亲的申请。
为进一步做好节假日疫情防控工作,减少人流聚集,引导错峰出行,4月30日县政府紧急决定:公职人员5月1日正常上班,5月2日开始放假。劳动节当天,依旧忙碌,心中充满即将见面的期待与冲动,使这一天的工作时间显得格外漫长。当天下午17:41时,接到福利院的电话,得知母亲突然逝世的消息。噩耗传来,手机滑落,我双膝跪地,掩面而泣:“妈啊!您是真的已经走了吗?没等到见上女儿一面,您怎舍得离去?难怪您死不瞑目啊!”
生命中,总有一些东西是势不可挡的。比如要亮起来的黎明,比如要暗下去的黄昏,比如无法回避的磨难,比如不可预知的未来。
每回剥蒜总会想起您——我最亲爱的母亲。母亲让我懂得:人生好比做菜,葱姜蒜作为辅料是每道菜不可缺少的调味品,然而生活本身也需要调味品,那就是每个人处事的方式。柔和亲善地对待身边的亲人,让生活变得温馨美好,正如同做菜给对了调味品,每道菜才有它耐人寻味的意义。
愿天堂的母亲记得女儿做的那口蒜蓉西兰花的味道,那是倔强而好面子的女儿迟到的歉意!在我的心里母亲永远都不曾离开,我打出的每一个字都幻成母亲的模样。思念母亲最深的时候,恰是最暖的时光……
【作者简介】郑华荣,工作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湖北有限公司团风分公司。黄冈市作家协会会员,作品见于《鄂东晚报》《楚天文艺》等。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