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历时4年,高压线入地工程启动!高铁看武汉“第一眼”更加清朗
湖北日报 2024-12-20 07:36:45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严芳婷

每天,200多列复兴号在这里“贴地飞行”。

高铁看武汉,“第一眼”落在杨春湖片区。

作为城市窗口,杨春湖商务区(现并入武汉东湖新城)正在加紧建设,5年后有望成为GDP过500亿元的高铁新城。

然而,密密麻麻的高压线,形成“空中蜘蛛网”,阻碍了部分地块开发。

12月15日,杨春湖高铁商务区建设迎来重要进展:220千伏最长电缆热美线成功完成交流耐压试验,标志着该项目已具备投运并网条件。

至此,东湖新城中高压迁改入地项目进入全面兑现阶段。困扰杨春湖商务区发展的“高空障碍”,正在成为历史。

“高空障碍”阻滞城市副中心发展


12月6日凌晨1时许,电力工人在高空进行跨友谊大道高压线拆除作业。(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柯皓 摄)

“亚洲第一站”武汉站建成通车以来,以其强大的枢纽功能闻名全国。公开资料显示,2023年上半年武汉站累计发送旅客1468.08万人次,位居武铁管内128个客运站之首。

东湖新城东临武汉站及武钢工业区,北望青山区,西接武昌,南临东湖,是依托武汉站建设的枢纽型城市副中心。

自开发建设以来,东湖新城范围内就存在大量高压架空线横跨规划地块。从高空俯瞰,共计18回高压线路、绵延约60公里的高压线塔呈“人”字形分布,导致地块分割,无法整体利用。

东湖新城核心区内楚天都市春水行云楼盘等多个开发项目受高空影响。同样,建设中的北洋桥中央生态公园因需堆山造景,也受制于中高压线影响而停工,开放迎客的日期一再后延。

政府督办攻坚最大城市电网迁改


12月6日凌晨1时许,电力工人在高空进行跨友谊大道高压线拆除作业。(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柯皓 摄)

为释放片区可开发地上空间,武汉市启动东湖新城中高压迁改项目。项目范围南至欢乐大道、北至友谊大道、东临仁和路、西临青王路,项目计划分两期实施,一期完成核心区范围内8回高压线入地,二期完成青王路沿线10回高压线入地,目前主要推进项目一期。

这是武汉市迄今最大的城市电网迁改项目。负责此项目的武汉市土地整理储备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为配合武汉供电公司完成电缆敷设和线塔拆除,政府组建工作专班,每周定期协调督办,并协调各村、城管、交管、水务和铁路等部门配合。”历经4年攻坚建设,各参建单位克服了包括原已建地下隧道的整改修复、施工断面房屋拆迁等系列困难,项目一期土建全部施工完成,并完成7回高压电缆敷设和下线工作,正在全力推进最后1回停电下线工作。

12月14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在楚天都市春水行云楼盘眺望,三环线附近部分高压线塔已拆除过半,已停电的高压线直通地下隧道。

东湖新城迈入开发新阶段


杨春湖商务区楚天都市春水行云项目上空,高压线塔亟待拆除。(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严芳婷 摄)

从武汉站出来,行车至欢乐大道高架,能看到还有数公里的高压线等待迁改。绵延的线塔下,部分地块尚在闲置。

“高压线迁改入地后,可释放东湖新城核心区大量可开发用地,将惠及周边项目的开发建设。”杨春湖高铁商务区开发建设指挥部办公室负责人陈克超说,“杨春湖是长江新区、长江主轴、东湖绿心的重要联动区域,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和空间拓展优势。”

随着高压线迁改提速,核心区华侨城欢乐天际等项目正全速推进,其中,欢乐天际广场投资百亿,将建设高端商务写字楼、顶级酒店、高科技主题馆、体验型街区商业等业态。

前霖实业杨春湖城市综合体紧邻武汉高铁站西广场,计划投资55亿元,打造集大型商业广场、星级酒店、5A甲级写字楼于一体的大型城市综合体。

此外,武汉市中心医院杨春湖院区、武汉小学洪山华侨城分校等民生配套项目均已建成投入使用。

“眼下,我们正在打造甲级写字楼宇群,规划及在建的甲级写字楼超过15座,其中超甲级4座。”陈克超说,“不久以后,乘客一出武汉站,就能感受武汉‘第一眼’的惊艳。”

天空迎来“无线美”
输电线将住进地下15米的“新家”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彭一苇

12月6日0点30分左右,武汉市洪山区友谊大道与三环线交会处附近灯火通明,将大道两侧的铁塔照得雪亮。这里正在进行东湖新城220千伏青和线、220千伏热美线迁改施工,这两条线路一直延伸到武汉火车站。随着杨春湖高铁商务区的开发,迫切需要拆除这两条线路,为城市发展腾挪出空间。

3.6公里长的电缆不是一次性拆除,而是逐段拆除,是个技术活。吊臂顶端安装的黄色“Y”形支撑架可托住电缆,防止电缆突然掉落,还可依靠滑轮和钢缆系住电缆,让其缓缓降到地面上。

支撑架上各有一名工人,他们先用钢缆系住电缆两端。随着一声号令,两边的工人松开电缆的固定螺栓,电缆在钢缆的拖拽下,匀速落到地面。据了解,两条线路拆除后,电缆就地进入地下电力管廊。

电力管廊位于施工现场地下约15米深处,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现场看到,直径3.5米的管廊内,两侧墙上安装了托线架,有三根大腿粗的电缆已经在此安家。管廊代建方中晟宏宇工程咨询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彭松介绍,此次线路迁改项目中,不仅新建了约10公里的电力管廊,还翻新改造了约20公里的旧管廊,重新安装托线架和照明、消防、排水、电气、通风和监控等设备,使之与新管廊达到同样水准。

在管廊顶部,每隔两米悬吊着一个红色灭火器,传感器一旦探测到温度、烟气异常,会立即启动喷洒灭火剂。地下长期封闭,管廊内装了有害气体报警器。管廊是由一节节混凝土预制构件组成,接缝处特别加固,防止渗水。同时,管廊内每400米设置一个水泵,即使有少量积水也能迅速抽走。

据了解,未来,电力管廊将结合东湖新城区域实际需求与高压电缆精益化运维要求,配置环境监测、在线监测、实时监控等设备,实现电缆运行状态的精准感知。


详见12月20日湖北日报五版>>

更多报道>>

责任编辑:李娅晶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