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17岁少年心脏骤停12分钟 重症专家上演“生死大营救”
湖北日报 2024-12-19 21:26:10

湖北日报讯(记者曾莉、通讯员宁亚飞、柳舟)17岁的少年小王(化名)跑步时突然倒地不起,心脏停搏长达12分钟,生命悬于一线。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I科专家团队与死神赛跑,经过一周治疗,克服重重难关,把小王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于12月17日顺利出院。

小王是湖北荆州人,11月中旬,他在跑步中突然倒地、心搏骤停。经过好心人12分钟的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小王终于恢复了微弱的心跳和自主呼吸。随后,他被紧急送入当地医院抢救,但仍神志昏迷,并发生严重代谢性酸中毒,随时有生命危险。当晚,他被紧急转运到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该院重症医学I科主任詹丽英教授带领团队迅速展开救治。心血管医院胸痛科罗达博士紧急会诊,了解以往病史发现,小王在幼儿时期曾患有小儿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又名川崎病,该病多侵犯冠状动脉,部分患儿可形成冠状动脉瘤,其中少部分患儿冠状动脉可发生狭窄或血栓,甚至导致心肌梗死。

罗达博士为小王急诊行冠脉造影术,术中发现川崎病病史果然为小王的心脏埋下“病根”,他的冠脉左前降支完全闭塞、左冠回旋支重度狭窄,右冠串珠样瘤样扩张。罗达博士立即为他行主动脉球囊反搏术(IABP)来改善心肌氧供、减轻心肌耗氧。

救治过程中,小王的病情险象环生,痰培养提示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在全身亚低温治疗的情况下,体温高达40℃。詹丽英教授指导调整抗感染方案,床边行纤支镜检查及灌洗,同时给予药物降温、温水擦浴等多重处理,小王的体温才逐渐下降至目标范围。

经过5天治疗后,小王终于突破感染关,生命指标逐渐好转,后又成功脱呼吸机、拔掉气管插管。但小王意识还未完全清醒,极度烦躁,无法说话。经过重症医学I科医护团队2周的精心治疗,小王可以下床走路、自主进食,进行日常交流对话,于12月17日顺利出院。

詹丽英教授介绍,心脏骤停会使血液循环失去动力,各个重要脏器失去血氧供给,如果不能在数分钟之内恢复血供,人体就会面临死亡危险。心肺复苏术是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主要手段,如遇有人突然倒地,判断无呼吸、无意识后,应立即实施心肺复苏术,抓住“黄金4分钟”,抢救越及时,成功率越高。每延迟1分钟,存活率就会下降10%。

责任编辑:何甜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