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开工建设30周年 三峡工程发电贡献税收超千亿元
湖北日报 2024-12-19 07:24:53

湖北日报讯(记者张爱虎、通讯员徐卫兴、周威、刁浩然)今年是“世纪工程”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开工建设30周年。12月16日从湖北省税务局获悉,自三峡工程投运以来,与发电相关的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等税种收入累计超1000亿元。

若按期初三峡工程静态投资的900亿元匡算,工程发电贡献的税收可再建1个三峡大坝;若按照动态投资的2039亿元测算,这些税收可以回报约五成投资。

驻足三峡大坝的坝顶坛子岭,宜昌市三峡坝区税务局干部胡青不禁回想起20多年前,他从“师傅”刘发兵手中接过长江电力一摞摞会计资料、一张张数据表格的情景……彼时是2003年,三峡工程第一台装机容量70万千瓦发电机组成功并网发电。当年,整个三峡坝区税务部门税收刚过13亿元。

三峡坝区税务“元老”刘发兵回忆,工程动工伊始,税务部门在三峡坝区设立服务机构,将税收政策辅导和办税服务开辟到建设工地上,保障工程顺利推进。税务部门30年如一日,从工程建设到投运发电,再到竣工验收,主动上门及时提供政策解答、操作辅导、风险预警等“全周期”涉税服务,建立常态化税企沟通渠道。据介绍,1994年至2009年工程建设期间,参与三峡工程建设的相关企业共贡献税收21.3亿元。

胡青介绍,自2003年开始发电到2009年全面转入运行期,三峡工程发电税收收入年均增长40%,后期年均税收维持在60亿元左右。同时,2003年以来,贡献运营管理相关税收16.8亿元。2009年,三峡电站26台机组同时并网发电,电站日发电量最高达到4亿千瓦时,三峡坝区税务部门当年税收规模达到65亿元。2023年,税收增至87亿元。三峡工程为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稳稳的”财源支撑。

如今,滔滔长江水源源不断转化为绿色电能,三峡工程供电范围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等10个省市。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三峡工程已累计发电约1.7万亿千瓦时,相当于替代标准煤超5.1亿吨、减排二氧化碳近14亿吨。

三峡工程还在防洪、航运、旅游等方面均产生了巨大综合效益。数据显示,三峡工程水库蓄水以来,累计拦洪近70次,拦截洪水总量超2200亿立方米;三峡船闸累计运行20.7万闸次,通过船舶104.6万艘次,货运量超21.2亿吨;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三峡大坝旅游区”,年均接待游客数量超200万人次。

责任编辑:陈玉萱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