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一部富有时代感的官场录
——读华杉小说《城里来的大学生》
雨紫云归
华杉的中篇小说《城里来的大学生》(见2017年第3期《芳草》),开篇就是部长和局长,在简单的说笑和碰杯间,敲定了“饭桌人生”,由此拉开了故事的序幕。就这样,一部官场的活话剧,自然而然地上演了。
接着主人公孟佳出场,透过他的眼睛,和他的心,寥寥几笔既把县委大院,“官府”的干净和肃穆呈现在读者面前,又将一个刚从“学府”出来的单纯且青涩的大学生形象,活脱脱地立于眼前。
然后,跟着孟佳的脚步,笔者的视觉空间,开始纵向深入,同时也被横向拉开。进到楼道,再到办公室的空旷安谧,和些许报纸杂志,随意撂着的文件,如此闲散中另一颇为典型的机关人物,或基层青年小干部秦红珍,手里忙着毛线活就上场了。那一言一笑的细致,那一举手,一投足,一蹙眉的心理活动之间,都将一般机关办公室的日常生活,以及工作作风和态度活灵活现地展示出来。前一静后一动的反差,也影射出机关人事的慵懒,沉闷,人浮于事之象,依此即让官场写实录,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而这个着墨不多年轻的秦红珍,不可谓不漂亮,也算聪明能干,虽是好不容易当上这个公务员,工作认真负责,之后不几年也是凭借自己的努力,得以升职,却因外人看来太顺,而被莫名的流言,落入所谓“潜规则”的怪圈,并因之耽误自己的幸福人生,而陷入了“必剩客”的尴尬境地。真是叫人嗟叹,惋惜!
福兮祸兮,人的幸福,或命运,有多少掌控在自己手中呢?从秦红珍的个人遭遇,也照见些许社会世俗的冰山一角。有色眼光,陋见弊端等大家视而不见的怪象,在不经意中衍生,不只害人,甚至毁人。稍有可惜的是这里仅一笔淡墨的小写意带过,未可尽量满足读者的好奇心。
看到这里,其实我们还仍然停留在引线。而真正的主题,正戏,还有更多精彩会牵着你的眼球,再跟着孟佳的仕途沉浮走下去。围绕这一主线,各色人等悉数粉墨登场。轻描淡写中,自然朴实的笔触即雕琢出形形色色的大咖小咖,像什么圆滑世故的秘书,不得不左右逢源的村主任,好大喜功的乡长,书记,淳朴善良的村民等等,无不个性鲜明,真实地立于纸上的场景,又似曾相识的在我们身边。
还有不愿迎合世俗,不屈服于强权,甘愿去山区支教数年,丢不下山里的孩子,却可以舍弃无忧无虑的安逸生活和令人艳羡的工作机会,一个近乎完美的城里来的女大学生形象——张丽萍,也不是天上掉下的林妹妹,如出水芙蓉,出污泥而不染,却暗香馥郁地坚守着简陋的希望小学,末了自然与志同道合的孟佳,一起携手成长,前行,迎来事业和爱情的硕果,最主要的是赢得民心。
总之,这还真是一篇很不错的小说,有看头,值得细品,颇多回味。
不算长的篇幅从某种程度上,却写出富有时代感的一部官场写实录,洗练的文字照见官场百态的痈疽,但难掩正义之光和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
还有不失生活气息的语言,灵动鲜活地塑造出一台活生生的小话剧,有血有肉的人物,活跃在朴实的对话和细腻的心理活动间,当赞。
若再拓展深入挖掘些许,或否会更臻完美。
期待作者再有更多精彩和心灵鸡汤的分享。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