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周春明、樊亮天)三十年,于历史长河而言不过沧海一粟,于一座城市的发展,却是波澜壮阔的奋进征程;对于市清润水务集团来说,更是一部写满担当、创新与坚守的传奇。自1961年成立伊始,市清润水务集团(原大冶县自来水厂)便肩负起保障城市“生命线”的重任,与城市同呼吸、共命运,用源源不断的清水,滋养着城市的日新月异,润泽千家万户的生活日常。
创业维艰:清润水务人的开拓之路
殷祖水厂
自建市以来,我市饮用水水源地经历了多次变迁。一直以来,我市主要依赖就近的河湖作为饮用水源,水质难以得到稳定保障。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饮用水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此,我市着手寻找新的、更优质的水源。上世纪90年代,受限于当时的条件和技术,水务人怀揣满腔热血,靠着简陋仪器与丰富经验,一寸寸丈量管网铺设路线;缺少大型施工器械,便人拉肩扛实施了长江引水工程。2013年,着手实施王英水库引水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王英水库位于阳新县富水下游北岸支流三溪河上游主干王英河上,水质清澈、水量充沛,是理想的饮用水源地。经过多年的规划和建设,2016年12月底,历时21个月、投资约9亿元的王英水库引水工程主管道、提升泵房、殷祖水厂等建设项目基本完工,进入管道消毒、冲洗以及电器设备安装、调试阶段。2017年2月12日,王英水库引水工程正式并网通水,宣告大冶水务新纪元正式开启,为工业起步、居民生活注入“强心剂”。
八流村胡洪山下湾村民告别吃水难题
近年来,市清润水务集团积极争取政府资金和社会投资,加大农村供水工程建设力度,先后实施了城乡供水一体化进村入户、乡镇老旧管网改造、城乡供水一体化补短板等一系列新建和改造项目,有效提升了农村供水的保障能力。截至目前,城乡供水一体化进村入户工程已建成通水285个行政村;乡镇老旧管网改造项目已完成金湖街道、金牛镇、金山店镇、陈贵镇、灵乡镇、保安镇等8个乡镇(街道)老旧供水管道改造116公里,城乡供水一体化补短板工程已建成通水33个行政村,完成DN300至DN63主干管及入户支管敷设共计约1452公里,极大改善了乡镇供水,提高了供水稳定性。
科技赋能:智慧水务引领革新潮流
供水抢修
随着时代发展,传统水务模式已难满足城市扩张与精细化管理需求。市清润水务集团敏锐捕捉科技风向,率先踏上智慧水务转型之路。大数据平台应运而生,全市供水数据实时汇聚,轻点鼠标,管网压力、水质指标、用水量变化等信息一目了然;智能水表走进千家万户,远程抄表、精准计费,还能及时察觉异常用水,为节水监管、故障排查提供依据。在管网调度方面,人工智能算法依据实时情况、用水需求、泵站运行状态等信息,动态优化供水调度方案,实现水压稳定、节能降耗的双重目标。面对管网爆管等突发事故,系统能快速辅助抢修人员制定方案,大幅缩短抢修时间,减少社会影响。
智慧水务平台
智慧水务不仅革新了水务行业运营模式,更是为城市可持续发展、资源高效利用筑牢根基。未来,随着5G、区块链等前沿技术深度融入,智慧水务必将解锁更多潜能,为人们勾勒出水资源精细化管理、智能化服务的全新蓝图,助力我市从容应对水资源挑战,迈向绿色、宜居的明天。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