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时光荏苒,四年后,我因学业之需再度踏足武汉。武汉冬日的和煦阳光、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以及激情四溢的智慧碰撞,使我渐渐融入41期这个温馨大家庭。
(认真听课中)
短短五日,众多一线记者与编辑精英为我们呈现了精彩纷呈的课程。陈勇老师以其丰富的摄影经验,向我们传授了宝贵的摄影技巧;陈会君老师则通过自身的采访历程,生动阐述了媒体从传统到全媒体的演变;戎钰老师以鲜活实例为我们阐释了青春表达成为流量密码的奥秘;赵莎莎老师更是倾囊相授,以九大方法揭示了制作吸睛标题的秘诀……
(智慧与智慧的“碰撞”)
作为一个新媒体领域的初学者,我对现代新闻宣传有了全新的理解和感悟。然而,最令我铭记在心的是余宏宽老师《以正能量赢得高流量》的讲座中,南水北调通水10周年的案例。记得在中学地理课本中,南水北调只是短短几行字的描述,其起点与终点曾是考试的重点。而如今,这一工程已通水十年,使得沿线26个城市、超过1亿的人民品尝到了从苦涩到甘甜的喜悦。在那一刻,南水北调工程的十年润泽之效跃然纸上,深深触动了我的心弦。
(猜猜我们拍的哪个剧的海报)
这次培训,让我对“三农”工作的宣传有了全新认识,为乡村振兴的宣传活动开辟了新路径。
(实训营2组小伙伴)
作为“三农”领域的从业者,乡村振兴的参与者与见证者,我将继续深化专业学习,全力以赴服务“三农”,为推动农业现代化,助力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全媒体实训营第41期学员/兴山县农业农村局/鲁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