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人文广济】吴学书:武穴西游文化的丰富内涵与时代价值
湖北日报客户端 2024-12-15 20:08:45
吴学书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中西游文化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在现代社会中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文化基因性存在。随着《黑神话:悟空》游戏爆火,也再度引发人们关于《西游记》发源地的关注。《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曾任职蕲州(今蕲春、武穴、黄梅一带)荆王府记善。蕲春、武穴、黄梅与《西游记》书中同名的地名有七八十处。有学者据此推断,《西游记》成书于明朝湖北荆王府,那么,《西游记》与蕲春、武穴到底有何历史渊源?现以武穴为例,对武穴与《西游记》的渊源做个探究。


图片


图片


一、武穴西游文化的历史与现实背景
武穴历史悠久,钟灵毓秀,人文荟萃,文化禀赋丰厚,有2200年的文明史,有1400年的建置史。地处神秘莫测的北纬30°线上。中国禅宗四祖道信,明朝作家吴承恩,南朝著名文学家鲍照,南宋抗蒙名将余玠等活动于此。李白、杜甫、白居易、徐霞客、李时珍和乾隆皇帝也曾到此地游历并留有名篇佳句。


据史料,《西游记》作者吴承恩在湖北蕲州荆王府任记善期间,历游武穴灵山、读书台、太平山、横岗山、八卦顶、高老庄、通天河等地,并客居此地,为创作《西游记》搜集大量素材,并将采集的原始资料揉进《西游记》。多年来,武穴民间学者从历史、人文、地貌、古迹、遗址等不同角度进行探讨,对《西游记》与武穴匡山地区的民间风俗、神话传说相吻合之处,作出一一考证,被国内众多专家认定为“《西游记》成书背景地”。


图片


武穴北部山区奇峰异峦、奇峡异谷、奇洞异穴、奇云异雾、奇树异木、奇花异草、奇禽异兽,随处可见深涧、壑谷、奇峰、怪石、苍松、古木、活藤、仙药、瀑布、飞禽、走兽……这里的山名、水名、地名、桥名、村名、石名、洞名、庙名都体现出浓郁的西游文化特色。西游记故事的起点到终点都可以在武穴找到原型遗址。因此,武穴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西游记文化传承地。



图片



近年来,全国著名西游记专家蔡铁鹰、竺洪波、徐习军、刘怀玉等众多专家学者纷至沓来。2017年3月,著名导演张纪中慕名武穴考察通天河景区。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旅游网、湖北日报、农村新报、中国中医药报、湖北社会科学报等国内众多媒体对武穴西游文化进行报道,还被新华网、湖北卫视拍成专题片播出。专家的考证,新闻媒体的宣传,为推动和引领武穴西游记学术研究与文化创意的不断深入增添硬核力量。

图片


二、武穴西游文化的丰富内涵
1、深厚的文化底蕴。武穴作为吴承恩创作《西游记》的重要取材背景地,拥有众多与西游记相关的原型景点和民间传说。据考证,武穴北部山区有200多处与《西游记》情节相吻合的文化遗址或原型景物,民间传说多达90多个。如灵山、水帘洞、仙人洞、通天河等自然景观,以及猴王出世石、老鼋的仙化石等富有神话色彩的人文景观,共同构造了武穴西游文化的独特魅力。

图片


2、独特的石文化。武穴太平山区是奇石的天然宝库,当地奇石形态各异、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巧合天成,为吴承恩创作《西游记》提供了丰富的灵感来源。如猴王出世石、晒经石、狮子石、乌龟石、龙头石、八戒石……石门传说中石头炸裂后蹦出一只石猴,这与《西游记》中猴王出世的情节相似,水帘洞内的“洞天福地”石刻等,都是石文化与西游文化完美结合的典范,同时,也让人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图片


3、悠久的地名标识。武穴地名主要体现在其丰富的地名资源与《西游记》的紧密联系上。这些地名在《西游记》中具有特殊的文化价值,不仅反映了自然景观,也成为了西游记中经典场景的来源。例如灵山:这是《西游记》中重要的地名之一,其原型就可能来源于武穴的灵山。通天河:在武穴有一个名叫“通天河”的景区,这里有很多与西游记相关的景点和传说。石门、猪头山、石船峰、大圣山、毛颖山、老虎山、两界山、无底洞、猴王庙、玉皇殿、白马寺、高老庄、凌云渡、碧波潭、牛头颈等这些地名的背后都有与西游记相关的故事和传说,如石门是猴王出世的地点,石船峰是猴王学艺乘船的地方,仙人洞是菩提祖师打坐的场所。这些千百年来一直使用的地名成为打开武穴西游文化的密码的钥匙。

图片


4、丰富的民间传说。武穴地区流传着大量与西游记相关的民间传说,这些故事不仅丰富了西游文化的内涵,也加深了当地百姓对西游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如“碧波潭”是牛王的“栖息地”、“白马驮经石”是白龙马的“涅槃地”、“牛魔石”是牛魔王的“原身地”、“高老庄”是猪八戒的“居住地”、 “西来寺”是西天取经“归来地”,等等。武穴还有“放马场”是玉帝封孙悟空为弼马温时让其专放天马的场地传说;“乌龟石”是送唐僧师徒四人过通天河的那只老鼋的化身传说;“猪头山”是天河里的天蓬元帅被玉帝打入凡间错投了猪胎的地方传说;“清水潭”是孙悟空当年到东海龙宫讨兵器(如意金箍棒)是从这里通过的传说;“五峰山”乃如来佛祖镇压孙悟空的“五行山”的传说;“龙头石”是龙王未依令降雨,玉帝一怒之下,令魏征斩杀泾河龙王的传说;“八卦顶”是太上老君炼金丹之地的传说;“桃树岭”是王母娘娘的蟠桃园原型地的传说;“东岳庙”是唐太宗地府还魂的传说;“灵山”是唐僧师徒历经艰险、修成“正果”之地的传说。共有90多个。这些故事在当地广为流传。

图片



三、武穴西游文化的时代价值

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武穴市把独有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产业优势,把文旅产业作为武穴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内生动力和增长极,让青山绿水成为富裕一方百姓的金山银山。多年来,武穴市深入挖掘并充分利用当地西游文化等资源优势,推动武穴文旅融合发展。特别是西游文化让各地游客瞄准了这个“含金量”和“含新量”极高的新场景,也理所当然的成了吸引全国各地游客慕名而来的“打卡地”。武穴通天河、蟠桃园、仙人湖、禾雀谷等景区的成功打造,不仅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也带动了当地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随着《黑神话:悟空》游戏火爆出圈,如今,武穴西游文化市场活力十足,折射出一个红红火火、热气腾腾的武穴,也标志武穴文旅市场必将迎来更大发展。


1、推动文旅产业发展。近年来,武穴市深度挖掘本地西游文化资源,推动文旅产业发展有声有色。如通天河景区获批设立“全国西游文化研学基地”,成为名闻遐迩的旅游目的地,带动了周边乡村旅游的兴起。目前,投资5亿元的武穴文旅新地标——湖北大话嘻游,投资2亿元的广济云端等一批重点文旅项目加速施工。大话嘻游项目,倾心打造国内首家以西游文化为背景的动物伴游主题乐园,形成绿色生态、极富趣味的动物“嘻”游品牌IP,将于明年开园,向游客精彩呈现,成为推动武穴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新亮点。通过文旅融合,武穴市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2、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西游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高的传承价值。武穴市通过举办各类西游文化活动、建设西游文化景区、开发西游文创产品等方式,有效传承和弘扬了西游文化,增强了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3、促进乡村振兴。西游文化的开发利用为武穴市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通过发展西游文化旅游产业,许多与《西游记》相关的景点和传说吸引了大量游客,成为当地的重要旅游资源,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和村集体经济发展。如武穴通天河村集体通过门票收入、共建民宿等多种方式分享收益,年收入约30万元。同时,西游文化的传播也提升了武穴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


4、丰富游客体验。武穴市在开发西游文化资源的过程中,注重将西游文化主题与地名特色紧密结合,为游客提供参与式、沉浸式与共情式体验。如通天河景区的各类西游元素项目、禾崔谷的西游神话故事探秘、仙人湖的畅享西游水世界等,都深受游客喜爱。


图片

中国西游记文化研究会总顾问、国家文物局原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张柏与本文作者在一起


综上所述,武穴西游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和重要的时代价值。这里每一处地名、每一处遗址、每一个故事都如同一颗颗璀璨的珍珠,串联起了武穴这片大地的灵魂,成为武穴西游文化的“富矿”。它不仅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自然景观与人文传说,还通过推动文旅产业发展,传承弘扬传统文化,促进乡村振兴以及丰富游客体验等方式,展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责任编辑:刘进军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