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坚持从源头做起,以水系为脉络推进,统筹上下游、左右岸、城镇村,统筹保护和发展,开展全面、系统、综合治理,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路径,努力实现“生态美、产业强、百姓富”
夷陵区墩子河:综合治理绘就生态画卷,绿色转型谱写乡村振兴新篇
墩子河,亦称陈家冲河,是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精心划定的17个五级末梢流域之一,流域上游穿海云村、凤凰观村,下游穿田畈村(包括鸦鹊岭工业园区)、梅林村(包括鸦鹊岭集镇)和黄金堂村,常住人口约1.71万人。墩子河小流域综合治理试点区域不仅涵盖了生态治理,还包括农业、工业和城镇等多重要素,成为夷陵区流域综合治理与统筹发展的一个生动实践样本。
以编制规划为基础明确综合治理方向,让“蓝图”变“现实”
通过实地调查和入户访问等多种方式,对墩子河小流域的人口、矿产、农业、工业、交通和污染源等16个关键要素进行了全面普查,并精心绘制了流域水系、土地利用现状、污染源分布、产业资源分布、用地布局、产业布局以及基础设施现状等七张详图。
针对墩子河的具体情况,统筹考虑生产、生活和生态三大领域,推进了“土地分区分类利用、绿色基础设施、开发建设管控、基层治理”四大体系的建设。围绕水质与生态修复、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精心策划并实施了17个重点项目,同时建立了农业生产、农村宅基地和农房建设、城乡生活三大类26项负面清单,明确了发展方向。
以水质提升为抓手筑牢环境安全底线,让“浊水”变“净水”
加强源头治理。对墩子河的发源地黄家冲水库实施全面的环境保护工程,安装了长达2.5千米的防护围栏,并设立了水质监测中心,确保了源头水质的稳定与达标。
实施生态治理。在梅林村和黄金堂村,采用了生态护坡管养技术,通过种植耐旱的狗牙根,以及芦苇、睡莲、美人蕉等水生植物,为河岸留出了充足的生态空间,并辅以天然卵石,打造了一条长达2.3千米的生态岸带,这不仅增强了水体的自我修复能力,还为水生动物提供了理想的栖息地。
创新协同治理。在海云村,进行了稻田果园鱼池协同治理的试点,通过构建地表径流截流沟、连通沟渠和污水收集池,将橘园、鱼塘和稻田整合为一个生态循环体系,有效强化了尾水的循环利用,保证了水体达到标准后安全流入河道。
以绿色低碳为基底转变生产生活方式,让“旧习”变“新风”
实施农业面源污染减量治理。建立了“市场主体回收、专业机构处理、财政扶持、部门监管”的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体系,设立了4个回收中转点和24个基层回收点,政府以高出市场价0.5元/斤—1元/斤的价格收购。
分类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在人口密集的集镇和工业园区,延长1.9千米的污水主管网和配套支管网,使600户居民的生活污水接入污水处理厂。对于居住分散的农户,采用三格式化粪池或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流域内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9.9%。
如今,墩子河流域,垂柳依依,白鹭轻掠芦苇荡,形成了一幅“河水曲折向远方,垂柳依依伴身旁”的美丽生态画卷。
http://epaper.cenews.com.cn/html/2024-12/12/content_102941.htm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