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十堰丹江口库区发现野生鸟类369种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增加到103种
湖北日报 2024-12-13 07:08:31

湖北日报讯(记者许应锋、通讯员李镇海)近日,湖北丹江口库区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工作人员巡护湿地时,惊喜地发现了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小白额雁,以及小型涉禽扇尾沙锥、矶鹬等往年极为罕见的湿地候鸟。

小白额雁属珍稀濒危的大型雁科鸟类,拥有圆润的小脑袋、肉粉色的嘴,眼睛周围还环绕着一圈金色的“眼影”,外形优美。因其种群数量稀少,此前在汉江流域鲜少出现。

“十堰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鸟儿也越来越多!”十堰市野生动物和森林植物保护站站长雷波介绍,近年来,有着鸟中大熊猫之称的中华秋沙鸭、东方宝石之称的朱鹮、“世界最神秘的鸟”海南虎斑鹣等国家珍稀鸟类,均在十堰频频现身。

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10年来,十堰市把水源区生态环境修复摆在压倒性位置,以环丹江口库区、沿江沿河重要生态区位、主要通道沿线为造林增绿的重点区域,全力实施林业“双重”(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库区库滨带综合治理等生态保护和修复、库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水生态综合治理等重点项目,持续推进国土绿化美化、森林资源管护、生态修复,筑牢保水护水生态安全屏障。

同时,十堰市将湿地保护纳入林长制、河(湖)长制考评体系,探索推行“林地+河湖+湿地”日常巡护机制,全域压实湿地资源管护主体责任。2023年,市县乡村四级5405名林长、2811名湖长,累计开展湿地资源巡护4万余次,防范化解湿地生态风险167件次。

经过多年严格保护和系统治理,十堰丹江口库区湿地充分发挥了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等多重生态功能。

截至目前,十堰丹江口库区发现野生鸟类18目66科369种,其中一级鸟类13种、二级鸟类66种,较2014年新增51种。境内大天鹅、海南虎斑鳽、中华秋沙鸭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增加到103种,占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总数的13%。

今年10月,十堰市入选第二届全球“生物多样性魅力城市”,成为湖北省首个获此称号的城市。

责任编辑:王哲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