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多部微短剧遭下架,修剪文艺创作的“歪枝斜叉”
湖北日报 2024-12-12 20:21:13

湖北日报评论员 周磊

宣扬不良婚恋观、展现浮夸奢靡生活、通过猎奇剧情渲染家庭矛盾……某短视频平台11月累计下架违规微短剧209部,再次引发公众对微短剧创作质量的关注。

这并非短视频平台首次向违规微短剧亮剑,传递出的是持续治理、去粗取精的坚定决心。任何一种文艺形态,但凡与主流价值格格不入,与公序良俗背道而驰,甚至有意消解真善美、宣扬假丑恶,就该刨除其生存、滋长的空间。作为一种新兴业态的微短剧,近年来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但眼下仍处于野蛮生长阶段。拔除杂草,施肥浇水,让微短剧行走在健康的轨道上,输出更多有品质、有营养、有价值的内容,必要且迫切。

茶余饭后刷一刷微短剧,是当前不少人生活的一部分。由于时长介于短视频和普通剧集之间,节奏快、反转多,被当代年轻人称为“电子榨菜”。从都市精英、白领丽人,到家长里短、婆媳纷争,从重生复仇、因果循环,到萌宝总裁、豪门娇妻,微短剧的目标群体既有年轻人也有老年人,借助一个接一个的狗血“爆点”留住观众的目光。在产量剧增的微短剧剧集中,充斥着夸张的情节、生硬的故事转折和粗糙的后期制作,脱离现实、内容低俗、粗制滥造的东西让人直呼“辣眼睛”。微短剧所传达的讯息,也会影响观众的思维观念和行为习惯,这个市场越是火爆,其表现水准和表达形式越要留意。

微短剧也是文艺创作的组成部分,承担着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任。只重感官刺激不管“三观”如何,只被流量牵着鼻子走不管社会效益如何,既不符合文艺创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不可能沉淀为经得起时间和人心检视的精品。正如《人世间》导演李路所言,精品创作不仅要提供情绪价值,还要追求深远的情感价值,更要用人性光芒、文化内涵来提升思想、滋养心灵。无论是什么样的文艺作品,最终都应该让受众萌发向上向善的力量,而不是把人拖入虚无缥缈的幻想。

针对文艺创作,习近平总书记曾有过一段精彩论述:“文艺要通俗,但决不能庸俗、低俗、媚俗。文艺要生活,但决不能成为不良风气的制造者、跟风者、鼓吹者。文艺要创新,但决不能搞光怪陆离、荒腔走板的东西。文艺要效益,但决不能沾染铜臭气、当市场的奴隶。”以四个“要”、四个“决不能”观照当下的文艺创作现实,依然令人警醒。一茬接一茬的微短剧短暂“出圈”又黯然离场,一批又一批千万粉丝网红账号被封禁,或许已经证明:低格调的内容、博眼球的恶搞、无底线的放纵,不可能红得久、走得远。

下架违规的微短剧,不是要对这个赛道一棒子打死,也不是对产业前景的全盘否定,而是要适时剪掉“歪枝斜叉”,让其保持生长活力。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知名导演、演员正在转战微短剧市场,一些有内涵又有格调的微短剧上线即爆火。未来无论这个行业如何洗牌,那些关注现实、紧扣时代的题材,那些“三观”稳固、雅俗共赏的作品,总会令人眼前一亮,永远占有一席之地。

责任编辑:陈玉萱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