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李唐英达、张笑)近年来,枣阳市王城镇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龙头带动、群众参与、抱团整合”的原则,带动群众共同发展桃产业,结出丰硕“致富果”,甜了百姓、美了乡村。
种下“品牌桃”,擦亮金字招牌。该镇根据市场需求,规模发展市场缺口大、品质优良的黄桃品种,着力将王城“锌”富黄桃打造成湖北名桃、区域驰名公共品牌、中国地理标志性产品。目前,全镇黄桃种植面积达1.3万亩,占全镇桃产业种植面积的42%,是枣阳市黄桃种植面积最大,品种最为齐全的乡镇。其中“锦绣”和“黄金蜜”系列最为知名,种植面积约9000亩,年产3200万斤,销售额超3亿元。
种下“科技桃”,带动产品提质。积极接洽各大农业科研院校,与武汉大学生命学院合作设立博士站、与湖北农科院联合建立实验室,引进四川成渝天成等公司,邀请专家从果园管理、病虫害防治、果实采摘到储存保鲜,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指导。大力发展“数字+农业”产业体系,通过全自动滴灌设备、水肥一体化技术、农情监控系统、果情智能分析系统等,实时监测果园土壤湿度、营养成分及生长情况,实现精细化培育,极大提高了鲜桃质量与产量。
种好“共富桃”,实现联农带农。积极推行“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以枣阳“皇桃”地理标志为名片,以淇渼专业合作社、鸿赢农业专业合作社、东升桃子种植专业合作社等为龙头,成立王城镇水果协会,抱团应对市场风险。打造“订单式、股份式、托管式、务工式”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成立桃产业专业合作社8个,年产值近2亿元,联动3000多户群众增收致富。
种下“文旅桃”,延伸产业链条。通过不断挖掘特色资源,把地方文化融入桃产业发展,把农业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结合乡村旅游,举办踏春赏花游、乡村骑行游、采摘节等活动,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消费,带动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实现“以农促旅,以旅兴农”。该镇黄桃丰收的场景在央视新闻栏目《“丰”景正好,“芒”有所获,“种”有所得》现场直播,先后举办三次推介会,全方位展示了该镇桃产业、文化旅游、特色美食、民俗文化等方面的优势成果。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