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方姝)2024年,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充分发挥各二级学院和相关部门的协同作用,积极践行“四化联动”发展战略,为毕业生搭建了一条畅通的就业之路。
多元化支持体系为毕业生就业保驾护航
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始终将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党委书记、校长带头示范,充分发挥校领导的作用,主动深入重点企业、行业协会、校友企业等,开展“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通过这一举措,学校成功签约了162家新的就业单位,拓展了1212个就业岗位和592个实习岗位,增强了与宜昌市各大企业和园区的对接合作,进一步拓宽了就业渠道。校领导团队深入宜昌市各区县走访企业,推动了与本地经济发展紧密相关的就业资源对接,为毕业生就业创造了更多机会。
为了提高就业服务的效率和覆盖面,学校创新采用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就业服务模式。通过就业服务网和“三职招生就业”微信服务号等平台,及时发布企业招聘信息、网络招聘会和就业指导讲座等内容,全年累计推送信息400余次。此外,学校还利用线上平台举办了开展专升本直播课15场,整理发布全省专升本招生简章50余篇,进一步扩大了就业资源的传播范围。
学校始终关注就业困难群体的帮扶,尤其是贫困家庭、残疾毕业生等群体。为千余名困难毕业生建立了专门的就业帮扶卡和台账,实行“一人一策”的精准帮扶,确保他们都能够顺利就业。每名困难毕业生至少接受三次就业推荐与谈心谈话,帮助其找到适合的就业岗位。此外,学校还高效完成了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的发放工作,总金额达到百万余元,发放成功率为100%。这些举措有效提升了困难群体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精细化管理助推就业工作有序开展
就业工作不仅需要支持体系,还需要精细化管理。在毕业生生源统计、就业状况调研、就业方案编制等方面,学校严格执行就业统计“校—院—班”三级核查制度,严格落实教育部“四不准”规定,确保就业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时效性。2024年,学校严格按照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的相关规定,完成了就业统计核查工作,确保未出现“被就业”现象,受到教育部门的肯定。为了加强就业数据的精准性,学校还邀请了专家参与就业数据的统计和分析,为后续就业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依据。
专业化指导助力高质量就业
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与就业能力,构建全生命周期职业成长服务体系。重构课程安排,分层按需确定就业指导内容,将《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调整为大一上学期讲授职业生涯规划,大二下学期实习离校前讲授就业指导,并成立“学生职业成长服务中心”,通过课程、讲座、实践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从入学开始就做好职业规划和生涯设计,确保他们能在毕业时具备较强的就业竞争力。
学校组织了形式多样的就业育人系列活动,力求通过实践、活动和赛事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例如,举办“筑梦青春志在四方,规划启航职引未来”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组织2024年“学在三职 就在宜昌”生涯体验日、开展学生职业成长服务中心“筑梦三职 就在宜昌”企业实践、“爱上宜昌书香行”走进宜昌企业等活动,推动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职业技能,深化岗位认知。通过这些活动,学校不仅帮助学生掌握求职技巧,还鼓励他们在比赛中展现自我,为进入职场奠定基础。
2024年,学校在首届“筑梦青春志在四方,规划启航职引未来”首届职业规划大赛学生赛道获省级奖项;在第二届湖北省“职上云霄”微视频大赛中获特等奖;在高校生涯咨询案例征集中获评省级案例多项。此外,学校还积极申报多个省级就业创业课题,进一步加强了就业育人工作的理论支撑。
平台化建设构建就业立交桥
学校根据不同专业的就业需求,举办多场专业化的招聘活动。承办2024年“职击未来·凤舞楚天”女大学生就业专场招聘会宜昌分会场暨“湖北百校联动”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2024届医护类毕业生供需见面会,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百日冲刺”行动政校行企供需见面会暨秭归县2024年“才聚荆楚·百县进百校”就业促进专项行动,联合宜昌市劳动就业管理局、宜昌市人才服务局、宜昌市建筑业协会举办“就业有‘位’来·梦想新启航”2024届毕业生招聘会,为学生提供大量优质岗位。精准对接学生的专业需求和企业的招聘需求,提升就业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为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学校组织开展“学在三职 就在宜昌”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开学第一课,带领学生全方位了解宜昌、爱上宜昌,让宜昌人才新政走进课堂,号召学生留在宜昌、建设宜昌,做到政策全知晓、全覆盖,打造政策宣传“三职”新模式。学校邀请校外各行各业的专家进校园开展讲座,组织学生走进邦普、兴发、东土、广汽、安琪酵母等本地优质企业现场参观,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本地就业环境,增强留宜就业的意愿。
校方表示,2025年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将继续秉持“四化联动”的工作思路,进一步深化就业工作,全面提升就业质量。
为此,学校将进一步凝聚各方力量,动员全校师生共同参与就业工作,精准对接社会资源,推动校友企业为毕业生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学校还将加强就业平台建设,完善就业数据分析系统,确保毕业生能够在合适的岗位上实现职业理想。同时,学校将不断完善就业育人体系,推动生涯教育的创新与发展,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就业支持。推动校企合作,努力为学生提供更多就业机会,为社会输送更多高质量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