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11月29日至12月3日,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全媒体实训营第40期·知音专场在汉举办。
各组实训作品展示如下:
第一组作品《东湖“权志龙”炸街,来人,拖走!》
组长:王颖
组员:陈宝岚、鲁媛、周莉、白秋芳、戴志军、吕晓娜、余映、杨晓婷、王茜、钱艳、包奥琴、徐艳、张亚萍、王恒
创作思路:当下,正是武汉东湖观鸟的最佳时节。候鸟们从遥远的北方飞来过冬,栖息在东湖。观鸟应该注意什么?如何与鸟儿们友好相处?我们选取了其中一个非常小的点,融入当下的一些热梗,进行了一次有趣的科普。
第二组作品《东湖这个冬天有点不一样》
组长:高英雄
组员:尤义、李正臣、孔灿、陈伶俐、朱颖娴、王洁、王梦梅、季加海、郑佳慧、檀静、刘丽娟
创作思路:在我们看来,东湖她是美的,因此无需刻意,只要自然纯真。我们选取景点,确定主题“东湖这个冬天有点不一样”。怎么不一样?过午非常暖,疑他不是冬。垂柳照清浅,作意为谁容?
第三组作品《不在大理在大李!东湖深处藏着这处神秘地!》
组长:祝正旭
组员:周鹏、荣海、罗茜、陈琴、毛加喜、何义军、尹情、周菲、阮静、杨凤、陈善文
创作思路:在风景如画、游人如织的东湖,有这样一处安静的角落,没有太多的商业气息也没有热闹的烟火气,更像是一个小小的文艺角,散发着浓厚的艺术氛围,吸引着每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它就是“大李文创村”。
大李文创村前身是一个城中村,当一批心怀梦想的人来到这里,也带来了故事和创意,书店、咖啡店、摄影、花卉、手工、美食……各种元素碰撞,让一座村庄变得文艺而且包罗万象。青山绿水之中,人文艺术显得格外生机勃勃。
第四组作品《足迹》
组长:吴敏华
组员:李慧、周颖、徐阳、张佩、卢珊、李彪、雷静、黄聪、姚海鹰、吴薇、刘倩雯、胡子昂
创作思路:拍自己,读懂自己;这次,我们拍自己
我们是记者,一个特殊的职业,我们不停地奔走,足迹遍布四方,采访过很多人,看过很多景。
但我们也知道,所有的遇见都是为了完成一篇篇稿件,文字中的景色只是烘托、边角,点到即止。
借培训的机会,我们成为真正的游客。
但站在东湖之滨,我们还是先想到:长江商报公益联盟从这里出发,越过山丘,趟过河流,全国行程已有6万公里。
或许,这份职业荣耀,已深深地刻进了我们的血脉。
视频分为三个部分:公益足迹、游园赏景和志存高远。
第五组作品《@全国文旅 宣传口号助我东湖“出圈”》
组长:屠心凯
组员:潘瑞冬、谢文茹、汪静、张欢、张璐、贺梦洁、沈右荣、李璟、徐佳、江楚雅、徐靓丽、皮梦琪
创作思路:“流量为王”的时代,短短一分钟的视频如何快速吸引人眼球?
全媒体时代,如何在众多千篇一律的同质化作品中脱颖而出?
尽管我们想“宣传东湖”,但我们不想“有板有眼”,而是想造成一种“落差感”。
我们采用轻松诙谐、幽默搞笑的方言,借用大众耳熟能详的一些地方文旅知名宣传口号,让受众记住东湖。
第六组作品《东湖来了没白活》
组长:冀桂婷
组员:陈雨晨、夏·沙仁高娃、孜丽亚尔·居来提、李岩、刘超、程涵、王辉、阿曼·景克斯、娜热、帕肉克 · 阿不都海利力、叶尔登其米格、朱振龙、阿衣多斯·赛拉西、俞疆乐、地拉热 · 帕尔哈提
创作思路:短片时长1分50秒,第一部分为幽默小短剧,时长50秒,讲述先行到达东湖公园的维吾尔族学员帕肉克为同伴指路的过程,全程“疆普”表演,呈现新疆人丰富的肢体语言和独特的指路方式。第二部分以vlog呈现新疆班16名学员畅游东湖公园的情景,片尾台词“东湖来了没白活”表达新疆班学员对武汉东湖公园的由衷赞美,也隔空呼应2020年9月央视《你好生活》第二季走进新疆博州赛里木湖时著名主持人撒贝宁爆火网络的经典台词“赛里木湖你都没去过?白活了。”(片尾有彩蛋)
整理/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刘映阳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