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交通史上写传奇!揭秘夷陵G348路桥洞的“DNA”
湖北日报客户端 2024-12-03 11:14:05



任何一条路的首要功能便是交通

夷陵G348经历了怎样的建设历程?

发挥了怎样的交通作用?

下面通过三个人物的讲述

来打开尘封的过往



时   间:2024年11月22日 10:45

讲述者:乐天溪镇民宿经营者 罗红梅 48岁

地   点:乐天溪镇兆吉坪村


“这条路太美了!我亲眼见证了它的改造过程,以前的游客都是途经这条路到三游洞、三峡人家、三峡大坝,现在这条路成了大家的目的地、不需要门票的景区!”


1970年

△827军工厂旧址

“三线”建设工程中的827军工厂选址莲沱,为打通交通,决定兴建宜莲公路。


1973年

宜莲公路建成。


1996年

随着三峡专用公路建成,西陵长江大桥架通长江两岸,将宜莲公路融入G348国道。

G348起于湖北武汉,自西向东经湖北、重庆、四川、云南四省,止于云南大理,全长延至2456公里。G348公路的拉通,让无数国人可以自驾抵达“国之重器”三峡大坝所在地——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


2023年

以“静、简、慢、绿”为遵循,G348西陵峡段完成“美丽宜道”升级改造。自夷陵区港虹路起到西陵长江大桥北岸桥头止,全长39.6公里的G348三峡公路,向游客们展示了独有的“绿色DNA”!


时   间:2024年11月22日14:51

讲述者:乐天溪镇王家坪村村民 陈禹华 71岁

地   点:乐天溪镇王家坪村


“我亲眼见证了这条路的建设过程!当年建设公路的部队就在我家里住。我记得很清楚,江阴过来工程兵部队374师,师长姓张,带领3个团,8684、8685、8686部队,其中的一个团部就设在我们家。为修建这条路,牺牲了好些战士!他们是我们心目中永远的英雄……”


1970年

宜莲公路是一条完全在崇山峻岭中开辟出的通道,工程异常艰巨。

高峰时,来自湖北各地的1.8万名建设者参与施工。后来,因为原建设方案在实施过程中难度太大被迫修改,由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部队承接了后续建设任务。

△干沟子大桥

在付出艰辛努力和巨大牺牲以后,在花岗岩形成的“黄陵背斜”的绝壁上无支架缆索施工,创造了20世纪70年代中国公路桥梁建设奇迹,建成了当时世界上最高的人工木模板、单孔净跨96米的钢筋混凝土箱型拱桥—“干沟子大桥”。

公路于1973年12月完成基建任务。


1976年

参加建设的部队撤回驻地,宜莲公路自此成为西陵峡北岸通向三峡深处的唯一交通动脉,传承着“三线精神” 的“红色DNA”。 


2019年

下牢溪中桥(三游洞大桥)完成改造,原按苏联标准建设的老桥改为步行桥。


2022年

黄柏河大桥启动拆除重建工程。


2023年


△星空之眼

干沟子大桥下修建了一座悬索桥,形成“星空之眼”独特景观。

一座由2000多块桁架通过激光焊接而成的S型的莲沱畔大桥在三峡专用公路桥下建成。莲沱畔服务区出现了“三桥连抱”的特色景观。


2024年

历经半个世纪,当年全国屈指可数的“双曲拱结构”兆吉坪大桥仍在服役中。


时   间:2024年11月22日15:42

讲述者:四川电影电视学院学生 周思瑜 24岁

地   点:G348西陵峡0.618“地球故事”地质科普园


“我是为拍峡江号子的毕业设计作品才到这儿来采风的。但没想到这条路深刻的内涵吸引了我!它是先辈们战天斗地精神的载体,值得传颂!”


1924年

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带队来到宜昌,进行野外地质考察。在考察了三峡地区地质峡谷地貌后,完成《李四光地质力学构造形迹》,成为中国地质学研究的领军人物。

他发现的三峡西陵峡段的“震旦系”地质剖面被确立为全球“震旦系”的标准剖面。

△天柱山

最初的宜莲公路计划走盘山路线,但在施工过程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被迫改成桥隧路线。随着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374师的加入,工程方案做了创新设计:要拉通公路,关键是要打通天柱山、木鱼槽、黄山洞三条隧道。


1972年

在当时还是悬崖峭壁的这5公里左右的路段上,没有现代化的工具,没有大型机械进场的道路,战士们靠肩扛背驮把设备从江边的羊肠小道运到半山腰。

战士们在坚硬的花岗岩山体中,凭一人一钎一锤,一厘米一厘米地掘进,在付出鲜血和生命的代价后,凭着惊人的毅力,打通了天柱山、木鱼槽、黄山洞三条隧道,谱写了一曲战天斗地的英雄赞歌。


2023年

沿着李四光峡江科学考察的足迹,一条陆上地质科学探索的“科普长廊”成形了。

G348三峡公路解码了“穿越古老的地层、携手壮丽的山河、抵达豪迈的国之重器”的“遗传密码”,打造了全国唯一的“地质科普公路”。

沿线共设置了99个地质遗迹科普点、9处不同的风格服务区和停车区。

△天柱山隧道

△木鱼槽隧道

△黄山洞隧道

其中全线最精华、最具智慧、最有创意的路段,就集中在天柱山、木鱼槽、黄山洞三条隧道所在的西陵峡0.618服务区(西陵峡—天柱山段)的5公里路段。
当年最“险”的地段变成了现在峡江边最“美”的路段。沿途丰富的地质资源,为广大游客展示了神秘地质科普的“蓝色DNA”。
交通部门专门为游客开通了旅游公交专线,三条隧道成为广大游客可以穿越的“历史丰碑”!


(撰稿:陈新峤)

责任编辑:张玉婷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