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养生头条丨手脚冰凉怎么办?吃、灸、打、暖、调→
湖北日报 2024-12-03 07:53:08

冬季气温下降

许多小伙伴开始出现

手脚冰凉的症状

那么这是天冷造成的吗?

并非如此

根本问题在于气血运行不畅

1、气候寒冷、饮食寒凉,种种原因导致寒邪入体,损伤阳气,阳气不足,不能温化四肢。

2、湿热之邪蕴结于体内,就像淤泥阻塞河道,阻碍气血运行。嗜食辣椒、牛羊肉、海鲜等食物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引起湿热蕴结体内的原因。

3、情绪波动、压力增大,人体肝脉不畅,全身气机受阻,不能将气血运送至肢体末端。这种情况常见于情绪控制不,或脑力活动较多、工作压力较大的人群。还可能伴有胸胁胀痛、烦躁易怒、心烦失眠等症状。

4、机体气血不足,四肢末端缺乏气血滋养。例如,女性经、带、胎、产四个过程都会耗伤阴血。此外,过度节食、过量运动,会导致气血进一步耗伤。

体虚的人还有什么特征?

1、平时容易怕冷。

2、神情疲惫,面唇色淡白。

3、喜欢吃热的食物,不能耐受生冷寒凉的食物。

4、舌头整体偏大、颜色偏淡。

想改善症状

不妨试试这几招

合理饮食

注意膳食平衡,合理搭配。

适当多食有温阳作用的食物。如:羊肉、虾、黄鳝、韭菜、桂圆、生姜、辣椒等。

不宜多食生冷、苦寒、黏腻的食物。寒凉黏腻的食物易伤人体阳气,在寒冷的冬天更不应该多食苦瓜、冬瓜、绿豆、凉拌、冷饮等。

部分女性觉得自己气血不足,时常进食大枣、阿胶等补品。其实,盲目进补可能引起痰浊、湿热蕴结体内,加重手脚冰凉的症状。建议大家到专科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调理。

艾灸温阳

艾灸能温煦气血、透达经络。

一方面可驱使体内风、寒、湿邪外出,另一方面又能增强机体抵抗病邪的能力,适当艾灸一些具有温阳散寒的穴位可以让你暖起来,具体可艾灸3个穴位。

图片

大椎穴: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艾灸该穴位可增强阳气,驱散寒湿,提高机体免疫力。易上火者慎用

图片

足三里:位于小腿上,当腿弯曲时可看到膝关节外侧有一块高出皮肤的小骨头,这就是外膝眼,从外膝眼直下四横指处便是足三里。足三里为养生保健第一要穴,民间有“艾灸足三里,胜吃老母鸡”的说法。

图片

关元穴:在肚脐下四横指处。艾灸关元穴可治疗一切阳虚证,对畏寒怕冷效果尤佳。

注意:冬天艾灸时注意保暖,且每个穴位艾灸时间控制在15分钟左右,避免烫伤

适度“打拳”

运动可以有效改善末梢循环,促进气血运行。

成人每周至少有5天应进行中等强度的运动,累计150分钟以上。可依据个人爱好、体力强弱来选择运动方式,以有氧运动为主,如健步走、太极拳、八段锦等。

下面视频包括“千年长寿操”八段锦的八个动作,每个都简单易学,是中低强度的有氧运动,建议收藏每天跟练~

注意:运动强度以微微出汗为宜,不要大汗淋漓哦。

防寒保暖

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添衣物

秋冬季节,冷空气频繁到访,睡前可以用40摄氏度的热水,浸泡双脚10~20分钟,泡至身体微微出汗即可,泡完立即擦干双脚,并穿上袜子保暖。

日常调理

缓解手脚冰凉,需要改掉不良的饮食、生活习惯,保持情绪舒畅避免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例如及时化解工作中的烦心事。

除此之外

还有三道药膳

希望可以帮助你

摆脱手脚冰凉的困扰

当归生姜羊肉汤

图片

温阳健脾,常用附子理中丸、桂附理中丸、右归丸等。源于《金匮要略》的当归生姜羊肉汤是一道有名的温阳食谱。

做法:用当归20克、生姜30克、羊肉500克炖汤,有补益气血、温中散寒的功效,适宜手足不温、腹中冷痛、畏寒喜暖者食用。

黄芪党参乌鸡汤

图片

补气养血,可用黄芪、党参各15克,与乌鸡共煲汤喝。日常可用桂圆、红枣、枸杞煮水代茶饮。

生姜红枣茶

图片

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可选用温中健脾的附子理中丸。此类人群食疗可用生姜红枣茶。

做法:取生姜15克,红枣5~6颗。生姜洗净切块,与红枣一起放入锅中,加适量水煎煮10~15分钟,起锅前可添加适量红糖,每日尽量于上午代茶饮用。

本期主持人/美术:杜宇慧

审核:陈会君

资料来源:央视一套、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广东省中医药局、广东省中医院、新华网等

责任编辑:杜宇慧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