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AI漫评丨算法在“捆绑”你?呼吁给算法立规
湖北日报 2024-11-29 16:04:51



算法要善用不能滥用

□ 湖北日报评论员 艾丹

阅读提要

数字经济时代,算法的平台使用者要认识到自己操纵的不仅仅是一个新工具,而是大众生活的联动器、社会发展的新引擎。切不可任性放纵,让算法成为脱缰野马,影响到社会主流价值以及社会发展的基石。

手机App不断推送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甚至“比你更懂你”;数字经济时代的新型劳动者被困在系统里,被迫追赶效率,成为“工具人”;类似“8个瑞士卷怎么分?”的热榜话题,无实质意义,却消耗公共舆论资源……算法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深度影响着社会生活。

算法说白了是技术,是工具,是手段。用好这个数字化时代的技术工具,是算法社会价值的体现。但被“硬控”,被“算计”,被“捆绑”,也是现实中很多人对算法的深切感受。算法出现的同质化推送营造“信息茧房”、违规操纵干预榜单炒作热点、利用算法实施大数据“杀熟”等一系列问题,根源并不在算法本身,而是在算法背后的使用者身上。给“算法应用”立规矩、划红线,才能让算法不被滥用而是善用。

善用算法关键是把准价值导向。把炮制流量当作盈利的快捷方式,把压榨普通劳动者美化成“技术派单”,把个性化服务消费者异化成大数据杀熟,把个人信息资源的攫取变成定向信息轰炸,凡此种种,无不透露着算法使用者的行为失范、价值失守。数字经济时代,算法的平台使用者要认识到自己操纵的不仅仅是一个新工具,而是大众生活的联动器、社会发展的新引擎。切不可任性放纵,让算法成为脱缰野马,影响到社会主流价值以及社会发展的基石。

算法使用没有法外之地。近日,中央网信办、公安部、工信部、市监总局等四部门联合开展“清朗·网络平台算法典型问题治理”专项行动,旨在进一步深化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综合治理。对算法的规制由来已久,早在2022年3月《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正式施行时,就有很多APP先后上线算法关闭键,允许用户在后台一键关闭“个性化推荐”。该规定强调保障算法服务中用户的知情权,并指出不得利用算法屏蔽信息、过度推荐、操纵榜单,不得实施影响网络舆论或者规避监督管理的行为。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算法弊端,都在此次清理整治之中,要压实平台责任,让相关规章制度起到有效的作用,让算法更好地服务社会发展。

技术是一柄双刃剑,算法让我们更清楚地明白了这一点。近期,有一部短片《好野计划》戳中很多打工人内心。这部略带科幻情节的短片像一个隐喻:在追求高效率、高利润的数字时代,人在适应算法和机器的同时,也渐渐成为机器的一部分。这不是人们希望看到的结果。解决好算法中的弊端,铲除问题根源,建立清朗网络空间,就是对未来负责、对发展负责。

责任编辑:刘依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