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聚焦新能源与碳中和 武汉大学碳中和研究院两项合作签约
湖北日报 2024-11-28 19:44:09

湖北日报讯(记者田佩雯、通讯员梁有勇)11月28日,第471期珞珈讲坛上,武汉大学碳中和研究院举行了两大代表性合作签约仪式,涉及数字化电池安全诊断技术与碳中和人才培养。这是该院成立仅半年后在产学研用合作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首先签约的是《数字化电池安全诊断与碳足迹管理技术研究与开发》联合攻关备忘录。合作方包括湖南科力远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国家发改委先进储能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武汉大学碳中和研究院以及北京大学长沙计算与数字经济研究院。

据了解,数字化电池安全诊断技术对提升新能源与储能安全等级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合作各方将以政产学研融合的方式,在数字化电池安全诊断与预警、储能电站全生命周期管理、基于大模型的储能电站故障知识库和故障诊断系统、先进储能材料的智能设计与制备工艺优化、 储能电池碳足迹管理技术等方面开展联合攻关合作。

随后,武汉大学碳中和研究院与深圳市人才集团有限公司签署了《武汉大学碳中和研究院联合设立(深圳)研究中心的合作协议》,双方将在人才引进、培养机制及科研成果转化方面进行创新探索。

“随着两个项目的签约落地,相信能进一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现科研人才与企业需求的双向奔赴,助力我国在新能源与碳中和领域的创新发展。”武汉大学副校长龚威表示。

当天下午还召开了碳中和与大储能产业生态构建高端闭门会。与会嘉宾与领导围绕人才创新驱动发展这一核心议题展开深度研讨,进一步探索企业与高校人才深度融合的创新模式与实践路径。来自政产学研金服用各领域的二十家代表性单位,在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支持下,共同举行了大储能生态创新联合体的成立倡议。

武汉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大储能生态创新联合体创始人钟发平教授介绍,创新联合体将聚焦储能行业的技术、人才、资金和资源需求,以有组织科研与集成创新,全要素赋能,开展关键共性技术攻关,推动产业协同发展,“做大蛋糕,分享蛋糕”,为中国大储能产业生态建设、抱团出海和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先试先行,建立样板。

责任编辑:杨康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