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长江宜昌段禁捕禁钓成效显著 鱼类年自然产卵数量增至310亿颗
湖北日报 2024-11-28 11:16:21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郑子叶)近日,长江湖北宜昌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管理处联合市农业综合执法支队开展禁捕禁钓巡查。在点军、猇亭古老背等沿江段,对发现在江边的野钓人员进行劝阻。

  长江宜昌段分布有中华鲟目前唯一已知的产卵场,是中华鲟繁殖群体的主要栖息地,也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长江江豚,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胭脂鱼的栖息地,同时也是我国经济鱼类四大家鱼(青鱼、草鱼、鲢鱼、鳙鱼)在长江的重要产卵场。

  近年来,宜昌市以中华鲟等珍稀濒危物种保护为重点,通过开展非法码头整治、禁捕禁钓、生态环境修复、增殖放流等工作,为中华鲟等珍稀水生野生动物营造了优良的栖息环境。

  中华鲟保护区内生物多样性持续恢复,三峡集团中华鲟研究所公布的数据显示:长江宜昌段鱼类年自然产卵数量已由禁捕前不足10亿颗,增加到2023年310亿颗,多年不见的鳤鱼近年来也多次被监测到,鱼类种类和数量都显著回升。

  长江江豚自然种群从2018年的14头左右增长到2023年的20头以上;保护区胭脂坝、关洲岛内,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疏花水柏枝面积和数量逐步扩大;鸟类栖息也显著恢复,多次监测到中华秋沙鸭、黑鹳、黄胸鹀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11月至12月也是中华鲟产卵繁殖的关键时期。”长江湖北宜昌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管理处负责人林枫呼吁,为给中华鲟等珍稀水生生物创造一个安全、稳定的繁殖和生存环境,请各位市民遵守相关禁捕规定,共同守护长江生态。


责任编辑:韩永昶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