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产业振兴】兴山高华村:“薯”钱来! 产业协同发展集体经济
湖北日报客户端 2024-11-26 09:31:44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兴农宣)在霜降后秋意愈发浓郁,正是红薯收获的黄金时期。兴山县黄粮镇高华村的红薯加工厂内机器轰鸣,一派繁忙景象,厂内工人正忙着加工生产出红薯淀粉进行晾晒。这家红薯加工厂不仅成为高华村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实现了产业发展、群众增收、村级经济壮大的多赢局面,加工厂的出现不仅提升了红薯这一传统农作物的附加值,还为村民们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增收渠道。

丰收红薯正当时,建立红薯加工厂

静待清洗的红薯个个硕大饱满,其中最大一个红薯重达17斤。高华村位于群山环抱之中,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得这里种植的红薯品质上乘,口感纯正。然而,在过去,由于缺乏深加工产业,村民们往往只能将红薯作为鲜食销售,收益有限。为改变这一现状,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乡村振兴建设步伐,经前期与金鹏烟叶综合服务专业合作社对接商议,并与村两委、驻村工作队、党员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决定依托当地丰富的红薯资源,建立红薯加工厂,坚持走绿色生态加工之路,大力发展绿色生态红薯粉产业链,创新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唤醒“沉睡”资源,打破“冬眠”经济。

引进设备和技术,护航红薯粉生产

自红薯加工厂成立以来,高华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加工厂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将新鲜红薯经过清洗、粉碎、渣浆分离、烘干等多道工序,加工成红薯淀粉、红薯粉条等多种产品。这些产品不仅保留了红薯原有的营养成分,还大大提升了市场价值。据加工厂负责人牛锋介绍,目前每天可以处理上万斤红薯,100斤红薯可出12斤淀粉,高质量的红薯淀粉为后续生产出粉条提供保障。

在加工过程中,高华村红薯加工厂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采用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工艺,减少废水、废气、废渣的排放,设有沉淀池对污水进行二次利用,确保生产过程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此外,加工厂还积极探索红薯副产品的综合利用途径,如将红薯渣晒干打包制作有机肥利用在烟叶上等,实现了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产业协同发展好,坐等“薯”钱促增收

烟叶和粮食产业作为兴山的两大核心产业,在全县经济发展大盘中占据重要地位。立足产业协同发展新阶段,开展红薯及粉条加工生产试点是产业协同的一次必要探索,对于促进兴山本地产业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加工厂投资来自财政衔接资金+村级自筹资金的大力支持,红薯加工厂建成后带动周边脱贫户、监测户、一般农户330人就近就业,集体增收10万元。实施红薯及粉条加工生产可帮助烟农增收,按年产值2000斤/亩计算,每亩烟田可多增收1000元,红薯种植项目在全县烟田推广1万亩,每年至少可为烟农增收1000万元。

随着加工厂的不断发展壮大,高华村的红薯加工产业已经初具规模。未来,高华村将继续加大投入力度,提升加工技术和产品质量,拓展市场销售渠道,将红薯加工产业打造成为当地的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同时,还将积极推广成功经验,带动周边地区共同发展红薯加工产业,共同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

责任编辑:陈军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