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双减”政策重锤落地,一场教育系统内的自我革新正式开始。
如今,“双减”政策落地已到三周年。近三年来,从校外到校内,从课堂到课后,从作业到考试,从学生到教师,从家庭到社会,从经验到理念……,红安县义务教育生态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
一场及时雨,浇开幸福花。2021年秋,国家“双减”政策出台,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减轻校外培训负担成为学校工作重中之重。三年来,龙泉小学四区七校齐头并进,从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优化学生作业设计,加强课后服务水平三个方面着手抓落实,让“双减”政策深入人心,惠及万千学生。
齐心协力 坚持“两个到位”
认识是落实“双减”的第一关。为将“双减”政策宣传到位,龙泉小学通过宣传单、微信群、家长会等多种途径大力宣传“双减”政策,为“双减”工作顺利实施和常态推进奠定坚实基础。与此同时,学校党委会、各执行校充分利用支部主题党日、行政例会、全校教师会、升旗仪式、班主任会、教研会、质量分析会等平台,深入解读“双减”文件精神,严格落实学生作息时间,确保学生在校时间不超过8小时,确保整改到位。
保持定力 抓实“三个课堂”
课堂是落实“双减”的主阵地。龙泉小学以“三个课堂”为切入点,利用教学委员会、学科委员会以及备课组、课题组、和雅讲堂、班主任论坛等平台,不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依托达标课堂,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学校抓实集体备课,开展达标课、亮相课和作业设计大赛、培优辅差活动,开展校区备课、作业周查、月查以及教联体期中、期末教学大检查,定期组织召开教学质量分析会。
抓牢优质课堂,增强教学教研活力。学校采取“向外借力、向内挖潜”的形式,邀请专家到校指导,用好校内名师、骨干教师资源,通过观摩课、比武课、微课、无生课堂等协力打造优质课堂,开展各种形式的教研活动达六十余场次。
探索趣味课堂,激励学生快乐学习。通过朗读、背诵、主题演讲、课本剧等形式,让学生人人上台展风采。将学科资源与劳动资源进行整合,形成“节气时令”“种植采摘”“美食制作”“名著绘本”“剪纸刺绣”等特色课例。
集智聚力激活“四大工程”活动是落实“双减”的助推器。龙泉小学以“四大工程”为抓手,立足学校、教师、学生三个层面,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为“双减”增色添香。
建设书香校园,传播优秀传统文化。龙泉小学依托“大别山书声”项目,坚持上好阅读课,开展晨读经典活动,举办阅读节,组织“阅读之星”“书香班级”评选,让书香浸润师生心灵。
夯实青蓝工程,促进教师专业成长。龙泉小学每学年开展一次师徒结对活动,让青年教师与名师、骨干教师结对帮扶,帮助青年教师迅速成长。
开展雅行教育,助力学生均衡发展。学校定期组织评选“和雅少年”,让他们跟同学分享自己的成长故事和学习经验。每学期的家长会上,邀请这些“和雅少年”的家长分享教子经验。
组织设计大赛,提升作业设计水平。学校制订了《龙泉小学作业管理实施办法》,严格控制学生作业量,组织作业设计大赛,优化作业设计,大力消除机械作业和无效作业。
持续发力践行“五育并举”
龙泉小学将提高学生课后服务质量作为推进“双减”工作的重要抓手,不断落实立德树人、五育并举的育人要求。
开展红色宣讲,用好红色文化资源。龙泉小学借课后服务时间组织开展“小小红色讲解员”活动,传唱红色歌谣,聆听革命故事,观看爱国影片。
加强社团建设,发展学生综合素养。按照“一校一品”“一班一特”的做法,各校区共成立了50余个社团,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开展活动。
开展体育活动,建设足球特色学校。学校坚持举办体育艺术节,以“佛恩足球俱乐部”为龙头,组建校级、班级足球队,每学期开展一次班级足球联赛。今夏,龙泉小学佛恩足球队在2024年全市中小学校园足球联赛中荣获银牌。
布置劳动作业,加强学生劳动教育。各校区开辟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开设劳动课,每学期布置假期特色劳动作业,开展“劳动之星”评选活动和劳动成果展。
龙腾祥地写精彩,泉润惠泽育人才。回首过去,“双减”为学校发展注入了活力;展望未来,“双减”一定能让学校焕发新的生机。下阶段,龙泉小学四区七校将进一步加强探索、实践,力争让“双减”工作再上新台阶,再续新篇章,为学校内涵发展和优质发展赋予新动能。
(来源:最红安公众号)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