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蟠龙菜非遗传承人有了“机器人”搭子
湖北日报 2024-11-24 22:00:38

湖北日报农村版全媒记者 郭崇乐 通讯员 谭丽

临近冬月,钟祥市湖北禄源通食品产业园内,工人们正忙着将加工好的蟠龙菜打包分装,迎接即将到来的销售旺季。

“产业园是我们在2023年投资2亿元打造,主要生产具有钟祥特色的蟠龙菜。”湖北润物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吴金林介绍,项目占地50亩,整体工程建设分两期完成,目前一期工程已经竣工。

在食品加工车间,还坐落着一个神秘的“做菜师傅”,它体型庞大,却对蟠龙菜的制作技艺了若指掌。

“这是一台生产蟠龙菜的机器人手臂,能够高效地执行蟠龙菜制作中的卷筒成型等关键步骤。”吴金林自豪地说,一台机器人手臂的工作效率每分钟可媲美16名工人的总和,既能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还推动了钟祥蟠龙菜产业向智能化、自动化方向的转型升级。

目前,机器人手臂已进入试验调试阶段,12月底将正式投产。

作为湖北十大经典名菜之一,蟠龙菜制作技艺已被列入“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钟祥,每到春节,也是家家户户必备年货之一。

“每年11月到次年正月,蟠龙菜订单量最大,我们现在不仅和省内沃尔玛、家乐福等上百家省内外大型超市达成长期供货协议,还走进了川渝地区的火锅店,生意越做越好。”吴金林坦言,在没有机械手臂之前,他们一个月只敢接几百万的订单,现在一千多万的订单也不在话下了。

在机械手臂正式运行后,产业园二期工程也即将竣工投产,届时,公司每年将生产蟠龙菜1万吨,消化本地猪肉4000吨、鲜鱼2000吨、鸡蛋2000吨,其他农副产品2000吨,产值可达4亿元,年缴税1000万元以上。新增就业岗位100余人。

“一个人一辈子只做一件事,才能在精益求精中谋求突破与发展。”吴金林感叹,时间倒回到28年前,他也不会想到能发展到今天。

1996年11月,吴金林拜中国烹饪大师、蟠龙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武清高为师,成为其关门弟子,学习蟠龙菜制作技术。技艺渐精,也成为了蟠龙菜荆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制作技艺传承人。

2012年12月,他成立了钟祥市金林食品加工厂,担任总经理职务,生产蟠龙菜、鱼糕、鲊粑粑、米茶、茶饼、香干、阴米、葛粉等具有钟祥特色的食品。

2018年4月,湖北润物食品有限公司成立,吴金林担任董事长。从此高歌猛进,公司先后获得过“湖北好食材十佳品牌”“荆门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湖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等称号。

如今,在吴金林等为首的企业家积极推动下,蟠龙菜正由传统手工作坊向现代化工厂的转型升级。

据钟祥市统计局数据显示,目前城区内已有五十余家生产经营蟠龙菜的厂家,注册商标的有二十多家,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年产值达1.5亿元。2022年8月,钟祥市更是被中国烹饪协会认定为“蟠龙菜美食地标城市”。

责任编辑:郭崇乐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