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武汉大中小学生“同上一堂思政课”
湖北日报 2024-11-21 15:27:09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张倩倩 通讯员 邹永宁

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和实践,应该怎样阐述给青少年?11月20日,武汉市2024年“同上一堂思政课”现场展示活动上,三位来自武汉市小学、中学、大学的老师演绎了三堂课,感召青少年肩负历史使命,传播时代精神,弘扬时代正气。

“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在“伟大领航”篇章,武昌区中山路小学紫金分校特级教师孙民以三个问题为引子,唤起中国人最为朴素的爱国情感。

孙民带领学生一路回顾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艰苦历程,电视剧《觉醒年代》的片段,共产党员方志敏口述“可爱的中国”,长江大桥通车当天时任铁道部部长的讲话稿等珍贵资料,以蒙太奇手法在舞台上轮番呈现。师生还以翻转课堂的方式“走进”桥梁博物馆,深入了解中国建桥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

在“英雄人民”篇章,武汉市第十一中学教师胡雯媛通过讲述两院院士李德仁、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光辉等杰出人物立志报国、潜心科研的故事,展现榜样的力量。舞台上情景再现了青年李德仁拒绝高薪邀约、矢志报国的经历,胡雯媛也视频连线吴光辉院士,感受中国商飞全球首架交付的C919大型客机圆满完成商业载客飞行任务的光荣与豪迈。

“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你打算如何创造属于你们这一代人的历史?”胡雯媛连续发问,启发学生思考自己的责任担当。

在“武汉实践”篇章,江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陈熙带领学生们沿着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武汉考察的足迹,通过武创院的科技创新成果、阳逻港的蜕变和江豚种群的恢复等实例,深入了解武汉如何把总书记殷殷嘱托转化为生动实践,加快推动“三个优势转化”,重塑新时代武汉之“重”。

“请党放心,强国有我!”活动最后,青年学生用饱满的声音,一声声坚定地道出了青春的誓言,现场观众为之震撼。

“中国式现代化,从理论到实践对于青少年都是个新概念,师生非常有必要加深认识。”武汉市教科院副院长华林飞表示,三堂课从政治认同、责任意识和科学精神三个角度,循序渐进地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刻内涵和独特魅力,有助于激励广大学生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

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初中部思政教师陈进注意到,三堂课不约而同引入了很多武汉元素。“这说明老师注重挖掘地域资源,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激发他们报效祖国、建设家乡的责任意识。”

本次活动由武汉市委宣传部、武汉市教育局、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联合主办。2019年以来,武汉市紧紧抓住青少年“拔节孕穗期”关键阶段,连续6年利用课堂、校园、社团、家庭、社会五大阵地举办“同上一堂思政课”活动。今年还拓展教学阵地,推出了“场馆里的思政课”,打造沉浸式思政课堂。

责任编辑:杨文漪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