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聪明的车”和“智慧的路”加快协同,武汉打造“车路云一体化”标杆城市
湖北日报 2024-11-21 13:21:21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严运涛 通讯员黎婧

“全市部署试点工作,全面覆盖13个行政区和3个功能区,推进‘车路云一体化’智能网联汽车的规模化应用和产业化发展,打造车路云一体化样板城市。”11月20日,2024中国5G+互联网大会“车路云一体化融合发展”论坛上,武汉市经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武汉将开展多场景智慧车辆示范应用,建成融达千万级人口的车路协同示范城市,并推进省域协同。

7月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发布《关于公布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名单的通知》,确定了20个城市(联合体)为首批“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武汉、十堰两地入选。

“车路云一体化”,即“聪明的车+智慧的路+协同的云”,通过融合人、车、路、云的物理空间和信息空间,实现车与车、车与路、车与人、车与云之间的互联互通,从而解决驾驶安全问题,提升行驶效率。

“这次车路云一体化不仅仅讲车,以前的测试都是把自动驾驶车跑一跑,最多把路侧的信息在平台上看一看,这一次更加强调把5G和算力网络基础设施共用,车路云最重要的亮点是智能网联,智能体现在算力上的协同,网联体现在三者的互联互通。”联通智网科技车辆智能网联研究院院长周光涛表示,“车路云一体化”是自动驾驶的中国方案,区别于美国、欧洲等单车智能的自动驾驶方案,该方案基于路侧感知、边缘计算、云端信息融合以及C-V2X和4G/5G通信技术,打破了智能网联汽车的孤立状态,实现了人、车、路的连接。

“车路云一体化更多强调‘车、路、网、云、图、安’的协同发展,单一的技术体系都有自己的发展规律,而一旦要接入这个系统,会带来整个的产品形态以及服务模式的改变。”联通智网科技智慧交通事业部总经理赵晓宇表示,以前更多是以车的角度谈车路云一体化,围绕着车一层一层地加固,如果换成基础设施的视角,车路云一体化是基础设施下的全车全网全体系考虑,车辆的安全能力和路侧的安全能力协同,视角不一样,着眼于规模化商业应用,可能带来产业的合作协同模式不一样。

作为湖北省发展智能网联汽车的主战场,武汉目前已集聚东风悦享、百度、小米、亿咖通、华砺智行、芯擎科技等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企业500多家,初步构建了覆盖车规级芯片、激光雷达、高精地图等软硬件创新和服务主体在内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

截至2023年底,武汉全市自动驾驶出行服务订单达73.2万单,累计开放自动驾驶测试道路里程已突破3379公里,辐射面积约3000平方公里,触达人口超770万,开放道路里程数和开放区域数均保持全国第一,并成为全球最大的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区。

在车路协同方面,武汉早在2021年4月就入选了国家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简称“双智”)第一批试点城市。两年来,武汉加快开放自动驾驶测试道路,在全国率先发布全无人驾驶商业化试点政策,实现跨区通行、跨江通行、机场高速通行等多个自动驾驶商业应用场景的全国创新突破。2023年,在第一批双智城市试点的验收中,以87.47分的综合得分,位列全国第二位,仅次于上海,高于北京。

武汉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汽车产业处副处长胡锐介绍,武汉将加快建设智能化路侧基础设施,实现5G通信网络全市覆盖,建成全市统一信控系统,实现试点区域信号灯联网联控率100%,对全市路口进行智能化改造,在3000多个重点路口加装车联网路侧设备,并与信号灯100%直连通信。鼓励支持公共领域车辆C-V2X后装达到1万辆,智能网联汽车公开测试道路达到5000公里。

据悉,今年9月,东风汽车研发总院与联通智网科技等11家行业领军企业和高校院所,共同签署车路云一体化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战略合作协议,依托各成员单位的技术优势和行业资源,在未来三到五年内,突破一批车路云一体化产业领域的关键性核心技术,研发自主可控的产品体系和解决方案,围绕车路云一体化领域的顶层设计、技术标准体系等方面实现突破。

责任编辑:杨文漪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