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兴山县昭君村:民富村美文化兴 和美乡村展新颜
湖北日报客户端 2024-11-19 16:52:25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袁书梦)兴山县昭君村位于湖北省西南部,是三峡库区移民村,也是“和平使者”王昭君的出生地、中国最美水上公路出发地;209国道和神宜公路穿村而过,距兴山高铁站仅15分钟车程。

全村共有405户1305人,国土面积15.76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95%。2019年获评中国最美乡村、2022年荣获省级生态村、省级文明村、省级集体经济进步村等殊荣、被兴山县评为年度十个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示范村之一。2023年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2024年荣获湖北省知名地标等荣誉称号。

文明兴风,展现乡村面貌新风尚

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将小广场、小院坝变成“宣讲舞台”“普通话”改成“土方言”,用“小故事”讲清“大道理”,让党的新思想、新政策与群众生产生活有机融合,不断构筑农村精神文明新高地。常态开展“十星级文明户”、美丽庭院、“好婆婆”“好媳妇”等评选活动,成立老年协会志愿队、流域治理志愿服务队等5个志愿服务队,吸纳村民志愿者100余人,一年来开展志愿活动100余场次。

创新“党建+智慧+志愿”养老模式,有效实现对老年群体日常生活的远程健康监测监控和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机制;依托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等组织,引导抛陋习树新风,巧用“积分超市”,鼓励群众积极参与环境整治、移风易俗、文明倡导等工作,激发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年组织开展“博爱 牵手”翰墨飘香,迎新春送祝福、“全民阅读 共享书香”“浓情迎端午 慰问暖人心”“创建文明家庭 传承优良家风”等文化活动30余场。

文化铸魂,凝聚乡村发展新力量

昭君村坐拥香溪古韵和4A级昭君村景区,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已建成以“游客接待中心”“王家老屋”“光影秀场”“昭君纪念馆”“昭君宅”等为主体的综合性文化景区,年接待海内外游客35万人次以上。非遗文化与旅游景区的紧密融合,提升了昭君村的文化内涵。昭君遗址遗迹和古汉自然生态景观保存完好,独特浓郁的地方文化及汉代宫廷文化展演,引发关注。以“和平文化、爱国文化”为核心的昭君文化,为昭君村的变迁带来了新发展机遇。

治理塑形,描绘乡村宜居新画卷。昭君村在美丽宜居村庄建设中始终坚持高标准规划,在融入乡村环境整治和共同缔造过程中,尊重群众意愿、因地制宜、统一规划的原则。通过高标准的景村协调规划,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将景区建在村庄,将村庄融入景区,实现景村融合发展力求实现路景相融、村景合一,让景观有内涵、有底蕴、有生命力。全村围绕景区周边打造星级农家乐、民宿示范院落9家,推广庭院绿化院落65处。目前,已建设成集汉文化、汉家美食及民宿体验为一体的宜旅乡村,景区独特的优势和影响力、吸引力,吸引越来越多休闲度假、旅游观光的游客,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红打卡地”。

产业赋能,答好乡村振兴新答卷

昭君村以旅游业为主、农业为辅。围绕“党建引领、强产兴村、文旅融合、服务兴发”的发展思路,多元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积极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大力发展柑橘、花椒、茶叶三大产业,通过共同缔造建成200亩花椒基地、种植油茶100亩、柑橘品改200亩,成立了兴山县第一支村集体劳务公司,带动30多个村民务工就业。2023年抢抓发展机遇建成光伏发电站,装机4.05兆瓦,全年发电300万度以上,集体经济收益达121万元,成为全县第一个集体经济收入破百万元村。通过农光互补在光伏板下种植三角梅10亩5300株,美化环境同时助力村集体经济发展。大力推进文旅服务招商引资,聘请在外乡贤能人昭君村一组樊兴忠同志回村担任“名誉村主任”,并签订“望乡谷”招商引资项目,预计投资3000万元打造集观光、采摘、研学等于一体的农文旅综合体,目前正在进行前期筹备工作。2024年集体经济已完成142万元,村内产业发展迅速、生意红火,基本实现了户户有产业、人人有事做、致富有门路。

责任编辑:乔长姣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