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郧西县文明探源新书《上津五千年》完稿
湖北日报客户端 2024-11-19 11:11:23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 陈新闻)日前,追溯郧西县文明源头的新书《上津五千年》已完成初稿,全书70万字,新书出版后将为中国“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年文明史”系统工程提供较为完整的研究样本。郧西是亚洲古猿化石最多的区域之一。

郧西县于1476年建县,1659年上津县并入郧西县,郧西的古历史就是上津的历史。2010年以前,郧西的历史只追溯到三国时期曹丕建平阳县,距今1800年。2012年,借助《文渊阁四库全书》《古今图书集成》《湖北省建制沿革》等文献,上津的历史追溯到契建古商国时期,距今4200多年,中国国家图书馆数字馆专门建立“郧西上津,商王族的重要起源地”词条。

2022年8月24日,国家向全世界发布“中华文明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信息后,郧西县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县政协牵头启动《上津五千年》文化工程。

郧西位于汉江上游,地理位置独特,“郧西猿人”“郧西人”“郧县人”构成了“百万年人类史”的完整链条,目前全国独一无二。1976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在距县城15公里的安家乡神雾岭白龙洞组织了两次挖掘,发现了2枚完整的猿人牙齿化石,命名为“郧西猿人”,距今约50万年。2002年5—6月,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郧西县香口乡黄龙洞发现了古哺乳动物化石,命名为“郧西人”,距今约5万到10万年前,填补了亚洲没有4至10万年猿人化石的缺环。1989年至2022年在郧阳区青曲镇弥陀寺曲远河口西边学堂梁子先后发现的“郧县人”1号、2号、3号三顶头骨化石,距今约100万年。“郧县人”遗址学堂梁子位于箭流河(花家河)下游,学堂梁子古属郧西,距今郧西县河夹镇、观音镇约5公里。

《上津五千年》文化工程启动后,对照“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年文明史”查缺补漏,仅缺失古商国之前约800年文明史。2022年以来,在郧西县政协的牵头下,抓文献收集时“八方支援”,全国200多家图书馆提供上津相关文献1.8万条;抓研究论证时“一线协商”,市政协副主席潘世东,周进芳、杨立志、潘彦文、尚政国、魏荣冰等专家学者参与,完成了上津古甲国、羊尾太阳山(帝囷山)、羊尾古麇国等课题论证,相关作品在《湖北政协》《十堰日报》《十堰晚报》等报刊发表,接受社会各界检验。历史研究表明,最迟公元前2998年,炎帝柱封儿子庆甲于甲水一带,建立甲氏族国,习称甲氏方国、甲国,范围为古甲水流域,都城即上津故城位置。甲国与商国在时间上前后衔接,与帝囷山文献相互印证、逻辑相互支撑。

《上津五千年》计划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在此之前,湖北人民出版社已出版郧西文化系列丛书《千年上津》《四库全书中的郧西》《四库全书·均州武当沧浪文献辑录》《福地马安》等四本,《上津五千年》是第五本。

责任编辑:夏永辉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