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人形机器人在空轨轨道下,与一位小朋友斗舞。
正在测试自主行走的人形机器人和机器狗,引起了一位小朋友的好奇。
工程师们在空轨站台测试人形机器人。
工程师们在空轨站台测试人形机器人。
在空轨站台看AI展的人形机器人,吸引一位女游客的对视。
人形机器人正准备自主走进空轨车厢。
工程师保护人形机器人走进空轨车厢。
湖北日报讯(记者魏铼、通讯员张璨龙)11月14日,武汉东湖高新区空轨高新大道站,在光谷装上“智慧大脑”的人形机器人,乘空轨,看AI展,与小朋友在生态大走廊斗舞。
这款装载了光谷造“大脑”的机器人名叫京天博特,身高一米八的它,行走起来十分灵活,转弯、上车一气呵成,行走速度最快可以达到30公里每小时。今年6月开始,武汉大学郭迟教授团队依托湖北珞珈实验室的技术支持给机器人“补大脑”,接入人工智能大模型,让机器人理解人的意图,实现人机对话。同时,以北斗导航为切入点为机器人装上“小脑”,通过装配毫米波雷达等多源传感器,加装室内导航系统,让室内定位精确到厘米级。
自主搭乘空轨的人形机器人,引来外国游客纷纷拍照。
空轨上,两位老人对这个特殊的“乘客”投来异样的目光。
据悉,2024年,中国人形机器人的市场规模预计将接近27.6亿元人民币;而到2029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750亿元,占据全球市场的32.7%。这将推动制造业、物流业、医疗业等多个行业的转型升级。
今年10月,光谷正式发布《东湖高新区促进未来产业发展实施方案》,每年投入不少于10亿元,单项目最高支持3千万,全方位、突破性发展未来产业9大赛道。持续推进实验室应用场景落地,向全球征集应用场景方案,促进颠覆性技术及标志性产品产业化落地。不久将来,这些未来技术,有望在光谷率先应用。
和人形机器人一同搭乘空轨的机器狗逗乐全车乘客。
一位游客与人形机器人握手。
10月30日,工程师在室内测试人形机器人的定位精度。
10月30日,工程师在室内测试人形机器人的定位精度。
10月30日,工程师利用人工智能大模型教人形机器人模仿人类动作。
10月30日,工程师利用人工智能大模型教人形机器人模仿人类动作。
10月30日,工程师在讨论完善人形机器人模仿人类动作细节。
10月30日,工程师测试人形机器人。
10月30日,人形机器人和机器狗在测试互动。
10月30日,为人形机器人装上“智慧大脑”的年轻工程师团队。
-
回复